在山梁上,平展展的一个院子,院子里一棵红彤彤的柿子树,我就坐在柿子树下的藤椅上,晒着暖暖,望着远处的山峦。
初冬的阳光真是暖和,没有一丝风,一切都安安静静。只有调皮的小狗不安宁,拱来拱去,不像旁边的老狗,蜷缩在阳光下,稳如老狗。
主人家说:这狗灵性很,一有游客来,就高兴的跑着跳着,知道有人给喂吃的来了。
这我是知道的,我第一次来这里,小狗跑过来不像是守卫,倒像是欢迎。不过我是没有带吃的,小狗过来闻闻,也就罢了,接着在狗妈妈旁胡捣乱。
这是蓝田的董岭村。董岭村是有名的民宿村,对面就是白鹿原影视城,沾着白鹿原人流量的光,村里的民宿生意不错。
不过热闹都在下面的沟里头,我现在所在的塬上头,却是清静地很。
从董岭村口进来,百十米后沿着右手的小桥上坡过了路边这些房子,就到了岭上面。
路边的房子基本都空着,我以前来的时候还和里面住着的老人家聊过天,据说曾经有开发的想法,但几年了却一直搁置着。
路虽然有些窄,但是路况很好,一上来风光就不一样了。
这里属于秦岭山脉向关中平原的过渡地方,虽然有起伏,但整体比较平坦,坡地上还种着庄稼。到了这个季节,寒林萧瑟,还能望见远处高大的山脉。
我就喜欢这样的地方:没有深山的不便,却又能看到山景的壮观。
岭上还有一些土地,住在这里种种庄稼,管管果木,日子就这样慢慢的过去。
当初我来这里的时候,通往院子的还是土路,现在打成水泥路面,没有杂草的遮蔽,一眼就看到远处的小院,看到一树红彤彤的柿子。
这种柿子叫做“火罐”,色红如火,形似火罐,故而得名。
火罐柿子乒乓球大小,熟透的火罐柿子外表裹满白霜。皮薄如纸,吃起来丰腴多汁。有人说这就是所谓的火晶柿子,我不懂这个,谁是行家,说说是不是。
我对柿子好吃不好吃倒是无所谓,但就这个火罐柿子的观赏程度,都是值得一赞。
很多柿子树叶子和柿子同时存在,冬天叶子落了,柿子也就掉了。但是这个火罐柿子叶子落了,柿子仍旧一直高挂枝头,而且结的繁密,极具观赏价值。
老人家儿子儿媳在旁边坡地上忙着地里的活儿,他们在外工作,也是节假日回来照看老人,忙些地里的活计。
老人家这会子也在院子晒暖暖,他坚持把大藤椅让我坐,他却坐个小凳子。
旁边花坛里这棵牡丹,已经养了30年了,枝干粗壮。爱养花的人都爱生活,老人家性格和蔼,我上次来已经知道了。
我们谢绝老人家给我们热水,只是坐着晒太阳说闲话。
以前孩子们没有啥好吃的,坡上的核桃树上的柿子,都是好东西,现在都不稀罕了。矮化的核桃树在这里不好好长,很多都砍了,老品种的核桃树还是好。
院子里就这一株柿子树,每年都结的繁密,但虽然满树的柿子很多已经软了,也懒得上去摘,就这么当摆设看着,心里也欢喜——“柿柿如意”么。
最后柿子都留个鸟雀们吃了,要是人不在院子里,就有鸟雀飞来。
我很喜欢这个有烟火气的院子,现在出去闲转,郊野很多房子都空着。
好好的房子好好的地方,没有了人,一下子就清冷起来。
房子里有主人,也就有了烟火气,所谓的田园,一定是要有人居住的。
和老人家告别,从岭上下来往牛角沟走,一路好多空房子,看的人心里空落落的。
离开董岭村的时候,看到村头这个景观,没有了人气,就显得有些寥落。
我还是喜欢岭上的小院子,看柿子、晒暖暖、观山景,和主人家聊聊天,这恐怕就是初冬最幸福的事情了。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