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盐池,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的是“盐池滩羊”,因为“盐池滩羊甲天下”已经成为其最为显著的标签。
要是去盐池,还没进县城,就会在路口看到一个大大高高醒目的台子上有一座滩羊雕塑,提醒着人们有关这座县城的特色。
除此之外,盐池还有什么?可能很多人就说不上来了!
当然了,对于稍微了解盐池的人来说,盐池还是可以说道说道的。比如,
有人会说,盐池是“长城博物馆”,历代长城的修建,形制等在区域内都有呈现,从夯土长城到砖砌长城,从边墙到烽燧等,是考察考古长城的理想之地。
有人会说,盐池是红色之城,在那个年代做出了巨大的艰苦卓绝的贡献。
也有人说,盐池那么小,地广人稀,发展一般,有什么可“喧”的?
其实,盐池地处宁夏东部,也算是宁夏平原的东部门户。它的历史远比印象中要精彩,堪称宝藏级别的城市!
在十五五报告中,专门提到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文旅产业的发展纲要,要是盐池能利用好这个历史发展机遇,讲好“盐池故事”,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一座文旅之城!
比如,“盐池”的“盐”,都有说不尽的历史。
在历史上西北曾属于边地,盐池恰好处在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地缘交汇带上。此处刚好产盐【直到如今,盐池还产盐】!而“盐”则是人们生存的刚需,围绕这个“盐”发生了诸多金戈铁马,波澜壮阔却又少为人知的历史。
单是“盐池”这个名字在西北就有好几个地方在使用,最终只有如今的盐池县城保留并使用了这个名字!简单一点来说,“盐”和长城和盐池这个地方的出现和历史息息相关。
威记第一次听说“盐池”这个名字,觉得无非也就是产盐而已。可是随着对宁夏历史的深入了解,却发现,一点都不简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惠文王“北巡扬威”,车辙就留痕这片土地;汉朝,这里成为一处重要的戍边屯田军民聚集区;唐朝郭子仪朔方军戍边震西北,盐池是重要的据点。
而单是说到明朝时期的盐池,堪称英雄之城,对盐池的发展影响深远。
明朝时期,盐池的战略地位重要,除了供应盐,还属于北境九边重镇一线的重要节点。于是这个地方修建长城之多,成为一大“景观”。
如今除了县城有城墙,离县城不远还修复了著名的“长城关”,这可是万里长城线上唯一以“长城”命名的关楼(卡)!见证了多少戍边军士的铁血与乡愁。
就连如今久负盛名的滩羊规模养殖,都是从明朝那场大捷中开始的!
有意思的是,现在人们都知道“盐池”,却对“花马池”的曾用名已经模糊!这里除了是“榷场”,更是当年走西口的重要节点之地。要铺开来说,真有一匹布那么长。
如今,这段历史虽已远去,但盐池博物馆里陈列的古老盐引、锈蚀马镫,仍能让人遥想当年的喧嚣与辉煌。
盐池的传奇远不止于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粒盐晶,都沉淀着千年的故事。
王维的《过盐池》,王琼的《九日登长城关》都是盐池即景。在考古中发现证实,盐池周边散落着不少西夏时期的驿站遗址,残垣断壁间仍能辨认出储盐的地窖与商旅歇脚的土炕。这些沉默的遗迹,串联起一条被风沙掩埋的“盐铁古道”。
“盐池的土里埋着金疙瘩。”这“金疙瘩”或许不仅是矿产,更是那些等待被唤醒的历史记忆。
当夕阳为夯土长城镀上金边时,盐池的轮廓渐渐模糊在暮色中。但只要细细聆听,风里仍夹杂着驼铃、战鼓与市井喧哗的回响——这座小城的故事,从来都不曾真正沉寂。
身藏“宝藏”,需要的是讲述和挖掘而已。
单是靠“盐池滩羊”,能有多少只?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