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北站,人流如织。出站口的巨幅LED屏幕上,一幅生动的画卷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旅客:西江千户苗寨的万家灯火与镇远古城的㵲阳泛舟、肇兴侗寨的鼓楼花桥交织碰撞,最后定格在“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景区联动,全域皆景”的震撼标语上。
“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以前各个县市、各个景区的宣传经费都不宽裕,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小打小闹’。你在贵阳看到的是西江的广告,在深圳看到的是镇远的推介,声音分散,形不成品牌合力。”
变化始于2025年初。根据联动改革试点方案,黔东南州彻底改变了以往“分散发声、各自为战”的营销模式,成立了由州级统筹的“8+2”景区景点营销联盟,将西江、镇远、肇兴等八大重点景区与“村超”“村BA”两大顶级流量IP捆绑在一起,构建全域营销“一盘棋”格局。

黔东南州赴韩国开展旅游推广活动。图片由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
“我们采取的是‘州级统筹+自主营销’相结合的方式。”该负责人解释道,“州级层面负责打造统一品牌、策划重大活动、对接高端媒体和跨区域平台;各县市和景区在统一品牌下,依然可以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精准营销。这样既保证了‘一个声音说话’的穿透力,也保留了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通过互换景区广告资源,我们实现与丹寨万达小镇、平塘天眼、镇远景区、荔波小七孔、黄果树、百里杜鹃等景区LED短视频广告资源互换播放。”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营销负责人解释道,通过直观的景区视频引流,覆盖游客人数达3000万人次。
复合式营销是其核心战术。黔东南州筹集了1200万元引客奖励资金,形成了“重点推介+流量吸引+政策优惠”的组合拳。他们不再满足于在传统媒体上发新闻稿,而是主动与头部新闻媒体、热门自媒体、重要客源地旅行社以及携程、美团等OTA平台建立联合营销机制,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营销矩阵。

重庆市观音桥、磁器口等重点商圈大屏投放以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为核心的宣传广告。图片由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
黔东南文旅代表团还将营销的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不仅在贵阳、重庆等传统客源地的交通枢纽和核心商圈进行集中广告投放,还主动“走出去”,先后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核心客源地及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开展了30场大型文旅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在每一场推介会上,精心设计的5条联动精品线路都是最受欢迎的“宠儿”。

黔东南州2025年夏季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走进南宁。图片由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
来自重庆的游客王先生告诉记者:“精品线路一下子就把几个著名景点和‘村字号’赛事串起来了,怎么走最合理、玩什么最精彩,一目了然。我们就是看了这个才决定把行程从3天延长到5天的。”
通过制定周密的联动宣传方案,以“联动破藩篱 融合促升级”为主题,该州成功引爆了媒体创作的“裂变效应”。中央及省州各级媒体的一批深度报道与视频产品在各大平台集中释放,成果斐然:今年1至9月,相关话题全网曝光量已突破320亿次。
“营销联动,不仅仅是省了钱、办了大事,更重要的是,它让‘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这个品牌形象变得更加清晰、立体和强大。”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总结道,“我们从‘分散发声’走向了‘统一品牌’,真正让黔东南的旅游形象深入人心,唱响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多彩贵州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凌忠云
编辑 李丽
二审 余光燕
三审 安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