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西部,是河套几字湾的入口,是黄河流经内蒙的第一站。

乌海市黄河大桥
乌海是一个新兴的工业移民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曾归属过甘肃和宁夏自治区,现划归内蒙管辖。1976年,隶属巴彦淖尔盟的乌达(县级市)和隶属伊克昭盟的海勃湾(县级市)合并为乌海市(地级市)。

乌海市
据说最初城市起名为海乌市,当周恩来总理审批时认为两个城市都以煤业为主,叫乌海市更恰当,因为可理解为“乌金之海”,更突出了城市特色。由此,乌金之海盛名远扬。

乌海火车站
第一次到乌海看到富有民族特色的街道名称很好奇,就问海拉路的“海拉”是什么意思?当地长大的行政人员茫然不知。又问蒙古族的员工,因从小在汉人环境下长大,也不知就里。还好他问了蒙古族的朋友,告知是“爱惜”“珍惜”的意思。
乌海市
位于海拉路上的人民公园,健步道上是我每天下班后散步的不二之选。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
乌达,蒙语“柳树”之意,也译作“五当”,包头就有一座著名的“五当召”,乌海市下辖的乌达区,现在难觅柳树的影子!
乌海市首府所在地是海勃湾区,首次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怪怪的,后来一查果然有故事。相传成吉思汗西征,一藏族铁匠为其打造兵器,成吉思汗得胜后,就把这片肥沃的土地赐给了铁匠。铁匠有一子名“海若布”,藏语“雄狮”之意。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里为“海若布刀亥”,而“刀亥”为蒙语,意为“湾”。因此“海勃湾”一名是由藏语的音译与蒙语的意译相结合而来,译成汉语就是“雄狮之湾”之意。
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内蒙古段唯一的一座调节控制性水利枢纽,配合上下游水利工程,可将黄河防凌、防洪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海勃湾黄河水利枢纽工程
由于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而形成的乌海人工湖,总面积达118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8.5倍、宁夏沙湖的2.6倍,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乌海人工湖

乌海人工湖
最初在乌海创业的煤矿企业干部,有很多书法爱好者,经过几十年的浸染与发展壮大,乌海市已拥有逾十万名书法爱好者,并在2008年荣膺全国书法城,这也凸显出一个以煤业为主城市的文化素养。乌海书法艺术馆是全国最大的展示书法艺术的殿堂,设计中充满了中国元素的艺术气息。

乌海书法艺术馆

乌海书法艺术馆
乌海紧邻沙漠,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风沙大,特别适宜种植葡萄。

乌海市边的沙漠

乌海市边的沙漠
市内有多家葡萄酒厂。

乌海市葡萄酒厂

乌海市葡萄酒厂
乌海雨水少气候干,所有树木都要靠人工供水才能正常生长,即使参天的大树也不例外。乌海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靠管路定时人工供水,依然把绿色织满了整个城市。

乌海市的树木全部都是由水管定时供水
乌海是个移民城市,90%以上是汉族,饮食以北方口味为主。烩菜与焖面是每个家庭的最爱。

乌海味道老馆子

焖面

烩菜

烩菜
这叫稍麦,有素有肉馅,外形与名称都是与南方的烧麦无异。我最爱吃羊肉稍麦,口感与我在新疆伊犁吃的薄皮包子类似。

羊肉稍麦
当然,身处内蒙,蒙餐肯定是最具特色的餐饮。

蒙餐必备之奶茶

手抓羊肉
最富蒙餐特色的是血肠和肉肠,清真饮食无血制品,所以我在新疆是从来没见过。

肉肠和黑颜色的血肠
甘德尔,意为“哈达”。在甘德尔山顶矗立着89米高的成吉思汗铜像,约30层楼高,象征着乌海人民给这位蒙古族英雄献上洁白的哈达。这座高大的成吉思汗铜像,也成了乌海市的新地标。

甘德尔山上的成吉思汗像

成吉思汗铜像
在市区的各个角落均能看到这座高耸入云世界第一高的成吉思汗铜像。

甘德尔山上的成吉思汗铜像

甘德尔山上的成吉思汗铜像
谢谢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