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节前,曾发布3 条黄金线路玩转南太行!长治、晋城保姆级攻略(之一)主要对长治段游览线路进行了梳理(也包括晋城陵川段)。今天捋一下游览晋城市域的线路,权作(之二:晋城段)吧。
晋城市包括高平、陵川、泽州、沁水、阳城五市县和晋城城区,在晋东南地区的南端。晋城自古盛产煤铁,是个富饶之地。自然条件也非常优越,山环水绕,森林密布,气候温润。发达的经济,宜人的环境,孕育了深厚的文化,涌现出像陈廷敬、王国光等众多杰出的人物,留下了开化寺、铁佛寺、青莲寺、沁河古堡群等星罗棋布的古建遗迹。走进晋城每个县的城镇乡村,几乎都能看到古庙、古民居,有的上千年,有的几百年,问住在古屋里的老人,都会说是他们祖上的老屋,也不知道住了几辈几代了。
中国围棋的发源地在这里,中国现存最早的戏台在这里,中国现存最早的民居也在这里……这里还有多少没有发现的奥秘,谁也说不来。
晋城,是一个充满神秘力量的引力场!
所以,游完长治,不能不到晋城!
一、高平市
从长治市长子县前往晋城高平市,如果刚走过长子法兴寺,那么直接沿着227省道(长晋公路)前行即可,过了丹朱岭就进入了高平地界。如果从长治或上党区上二广高速,直接到高平市区即可。
下面就以高平市区为中心,说一下这里可游览的地方。
1.潞绸博物馆。潞绸,因产于潞安府而得名,历史上曾与杭缎、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绸”,故宫博物院现有50多件潞绸藏品,《清明上河图》上有“潞绸店”字样。该馆在高平市区,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2.蔡志忠美术馆。这里展示有台湾漫画大师蔡志忠创作的317本画稿,是全球最集中的蔡志忠绘画作品收藏展示中心。馆内还展示有当地出土的部分文物,对佛学知识有独到的展示。该馆在高平市区。

长平之战纪念馆
3.长平之战纪念馆。位于高平市区西北永禄村附近,是在2000多年前秦赵两军大战尸骨坑上建起的一座纪念馆。来此可以了解那场决定中国第一次实现大一统的战役经过,沉浸式体验战国风云,感受古代战争的血雨腥风残酷无情。

开化寺壁画
4.高平古建。高平有2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占绝大多数,主要有开化寺、铁佛寺、定林寺、仙翁庙、游仙寺、王报二郎庙等等。建议一定去开化寺,那里的壁画精妙绝伦,时代比《清明上河图》还早。铁佛寺里铁铸的佛像庄严肃穆,铁铸的构件巧夺天工,实属瑰宝。去王报二郎庙、姬氏民居,看看现存中国最早的戏台,和现存中国最早的民居。定林寺的藻井、“活着的太行古村”良户等都值得一看。
二、晋城城区
出高平市区,沿二广高速半个小时即可进入晋城城区。
1.司徒小镇。可从高平顺路进入,这里的“千人打铁花”远近闻名,场面宏大,集结了晋城千年铁文化和晋东南民俗文化的精华,其规模在全国独一无二,只是仅在春节期间才有此演出。所以不是春节期间前来,可以略过。
2.程颢书院。位于晋城城区北部古书院社区,是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程朱理学创始人程颢任泽州府晋城县令时创办,这里也被专家视为中国理学之源。可惜后毁于战火,现存建筑是明清时在原址上重修。对程朱理学有兴趣的可以一瞻。
三、泽州县
晋城城区是完全被泽州县所环抱的。自城区出发游览泽州,有3个方向可往:
1.向北,20公里,前往大阳古镇。
这是个有着2600年历史的古镇,现存有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城镇活化石”之称。
2.向东南,沿晋张公路行约16公里,就到了著名的青莲寺和珏山。
青莲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少林寺齐名,有“文青莲,武少林”之说,在我国佛教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分古寺、新寺,分别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和唐大和二年(828年)。古寺正殿内所存唐代彩塑六尊,是全国现存唐代彩塑三处七十余尊中的一处六尊,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青莲寺是晋城游必到之处。

青莲寺古寺
珏山:青莲寺南望,只见高山耸立,双峰对峙,其下丹河环绕,那就是珏山。主峰海拔973米,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来此观赏“珏山吐月”者甚众。
返出珏山、青莲寺后,如果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继续向东行驶,可到达柳树口,柳树口往南,进入河南博爱青天河景区;向东偏北,继续走太行一号,则进入陵川界内,可达上云台、白陉古道、黑毛沟大峡谷、王莽岭、锡牙沟等地。此线路已在“3条黄金线路玩转南太行!长治、晋城保姆级攻略:山水、古建、红色地标一次打卡(之一:长治段)”中介绍,可以参考。
3.向南,往牛匠村方向出发,便驶出城区走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途可观点主要有:
小寨玫瑰圣母堂:沿太行一号前行约10公里,到达大箕镇。这里有一座城堡式教堂,名为小寨玫瑰圣母堂,很有特色。建于1902年,在一座巨石至上。外墙呈中式城堡,内部是西式教堂,中西合璧,蔚为可观。
王泰来故居:从玫瑰圣母堂西行1公里多,就到达南沟村。这里高墙大院,一片寂静,但是在300年前的康乾盛世时,却是人声鼎沸,一片繁华。这里是当时泽州首富王泰来故居。当时整个泽州府,说起王泰来,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明末清初泽州富商、晋商先驱。至今还有高大的门头、镇宅石狮、门洞牌楼和印痕深深的石路等。
天井关、碗子城:出大箕镇继续沿太行一号往南,在与333省道交叉处左拐,沿碗周线可达天井关村。天井关是太行八陉第二陉太行陉的一个关键关口,在古今三千年里一直是一条重要的战略要道,兵家必争,有“拔天井而振上党”之说,是上党高地与中原间上下太行的必经关隘。

碗子城
自天井关向南20多公里内,有许多关城、古道、堡寨,拦车村、大口横望隘、碗子城、羊肠坂等均在此线。其中碗子城为唐代设置,很小,上通天井关,下控沁阳常平,羊肠坂穿城而过,城边有赵国长城。这一线值得用一天时间简略考察。
月院四寺:自天井关出发,沿333省道过拦车村后,有一通往窑掌古村的路,盘旋而下,会到达月院山。此线是一条峡谷,谷内自北往南依次有小月寺、映月寺、中月寺、大月寺。寺不大,但个个精致有趣。我们曾先后去过4次,每次都留下一种神秘的感觉,有兴趣的可以前往体验一下,与天井关、碗子城合为一天即可。
陟椒三教堂:此地在大箕镇西边,在与333省道交叉处右拐,沿碗周线西行20多公里可达。这是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很有看点。创修于明嘉靖十五年,把佛、道、儒三种不同的教派合为一体,庙门朝东而开。里面的木雕处处令人惊叹,被誉为我国古代木雕艺术的精品。

陟椒三教堂
如果沿陟椒村继续前行,可达沁河第一湾。还可沿太行一号主线前往东磨河,层层叠叠盘旋而下,直抵沁河河谷,在那里即可领略沁河的宁静,也能感受到它奔腾的力量。过沁河大桥,与太行一号阳城段主线相连,那里属于阳城地界,附近的太行天坑、沁河风光很值一赏(太行一号沁河大桥多年未通,不知现状如何。原沁河大桥可通小型车辆,且过桥后山路坡陡弯急,需慎行)。
四、阳城县
可沿着3条线游览阳城。
1.从泽州往西,沿晋运高速行35公里左右进入沁河古堡群。
如果你走完陟椒三教堂,那么沿太行一号北行一段即进入碗周线,沿碗周线西北而行到达周村镇,再西行就进入了阳城县北留镇,全程约30公里。在这里开始了“沁河古堡群”之行,可谓打开了一片旅游宝地,让你目不暇接。“沁河古堡群”一带主要游览点有:
皇城相府:位于北留镇,是清康熙朝名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老师陈廷敬的故居,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之称。第五批国保。
海会寺: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创建于唐初。第六批国保。
郭峪古城:位于北留镇,紧邻皇城相府。始建于唐初。陈廷敬家族故居。有“中华民居之瑰宝”“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第六批国保。
砥洎城:位于润城镇润城村北,创始年代不详,沁河自北绕城而行,呈半岛状,城如巨石砥立水中,故名砥洎城。第六批国保。
天官王府:位于润城镇上庄村,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刑、户、吏三部尚书,辅佐明王朝40年之久的王国光故里,被誉为“中华民居博物馆”。
以下进入了沁水县地界,但是与上述地区无论从地理范围还是文化意义而言,都是一个整体。所以在此一并介绍:
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是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御史都堂孙可湘、四部首司孙鼎湘三兄弟故居。建成于明明崇祯七年(1634年)。第六批国保。
赵树理故居:位于沁水县嘉峰镇尉迟村,东距湘峪古堡5公里。为清代建筑,北方农村四合院,内存有赵树理生前书籍和生活用品等。村西有赵树理墓。
郭壁古建筑群:位于沁水县嘉峰镇郭壁村,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是一处明清时期乡村集镇的代表作。第六批国保。
窦庄古堡:位于沁水县嘉峰镇豆庄村,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开启了乡村城堡建筑的先河,是明清时期北方民居建筑的代表作。第六批国保。
2.从阳城县城出发,向西南前往析城山游览区。
阳城到析城山约35公里,沿壁索线向西南方向行约5公里,经过匠礼村。这是明代四大清官之首杨继宗的老家。其故居距大路仅二三百米。不妨停车进去一瞻。
继续前行,海拔逐渐升高,山势雄伟,延绵起伏,美景尽收眼底。进入太行一号阳城段主线,约半小时到达析城山景区北门。
析城山:位于阳城县西南部,主峰圣王坪,海拔1889.5米。主峰四面如城,中间凹陷如盆,有东、西、南、北门分析,故曰析城。地表有广阔的亚高山草甸,地下有众多的溶洞景观和地下河。据传是汤王祈雨处。
出析城山,可沿景区口的牛心温村标志,沿村路下行3公里进入太行一号。牛心温是一古旧的村落,现已打造为可餐饮住宿区,景色不错。
沿太行一号西行约15公里,进入横河镇。在横河镇附近,有红砂岭、五彩河、云蒙山、小尖山等游览区。只是这些游览区的多段道路沿山而行,弯多路窄坡陡,一般的驾驶者最好不要前往。
红砂岭:位于横河镇劝头村,山体呈丹霞地貌,浑厚曲折,砂岩连片,如火似焰,堪称地质奇观。游此如进梦幻世界。
五彩河:位于析城山下横河镇境内,河床遍布黄、红、蓝、绿的天然奇石,流水穿越其间,形成美丽景观。
云蒙山:位于横河镇与垣曲县、河南济源市交界,主峰海拔1951.4米。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
3.从阳城向南,蟒河、窟窿山景区。
蟒河景区:位于阳城县南33公里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猕猴和亚热带植被为主。区内的猕猴属我国自然地理分布的最北限。有“北方小桂林”之称。
窟窿山:位于蟒河镇蟒河大峡谷,山腰处有一天然孔洞,故名。四周群山环绕,奇峰林立,下为清澈幽深的水库。山影倒影,水流潺潺,令人疑为神界。

窟窿山
五、沁水县
游览沁水,大致有3条线路。
1.历山、柳氏民居:
游览完阳城横河一带后,可在太行一号主线口河村(横河向西北8公里处),向西北方向进入太行一号沁水段主线,行15公里即到达历山脚下的下川村。在此入住,值得用一天时间游览历山景区。游毕历山,沿太行一号向北,行十多公里后向右,再行二十公里可达柳氏民居。
历山:位于沁水县城西南50公里处。相传是舜王耕治之所,并在此编制出我国第一部历法《七十二侯》,故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2358米,是中条山的最高点,山西南部最高点,被誉为“山西动植物资源宝库”。

历山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后裔聚居地。第六批国保。
2.张峰水库自然、历史文化游览带:
柳氏民居往北行25公里到达沁水县城之后,向东沿坪曲线到达郑庄镇。以此为中心,进入了一个自然与历史文化的游览带。
首先在郑庄村西不到1公里的河头村南,有一处摩崖石刻,北魏时期的,值得一看。而在河头对面的西城村,则是近2500年前,春秋末期三家分晋后,晋国最后的国君晋静公落居的地方,可以说是晋国最后的都城。
其次,郑庄我往东6公里处的八里村附近,有八里坪遗址,最近考古新发现了大型宫殿遗址,距今4300年,其时间与规模与陶寺遗址接近。这说明,也许在四千多年前,这里就存在有一个王国。
第三,郑庄往北,进入张峰水库区域。这是山西第二大河沁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库,也是山西第五大水库,地图上看如一只神奇灵动的蛟龙,库区景色优美。在此游览,要留心周边村庄的名称,伯侯、官亭、官道、大将、运粮滩、万粮街等等,连同沁河继续往南后沁河古堡群一带的武安、屯城等,都是长平之战时,秦军在沁河一线驻扎的地方,这些名称至今犹散发着两千年前的悠悠烟云。
从张峰水库的伯侯村一带向东北行10公里,有桃川、将军岭,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军第一次交锋的上党战役的结束地,从长治城西逃的国军六千余人在此被歼。如果继续向东北十多公里,可到达西峪、东峪,西峪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驻地,东峪是国民革命军第98军军部驻地,抗战英烈国民革命军第98军军长武士敏就牺牲在附近的马头山上。现在有两座纪念碑耸立于此。

武士敏将军纪念碑
3.沁河古堡群:沁河古堡群在沁河两岸,跨阳城、沁水两地。为不影响整体性,沁河古堡中属于沁水地界的湘峪古堡、郭壁古堡、窦庄古堡等已在阳城段中一并进行介绍。
六、陵川县

黑毛沟大峡谷
部分游览点已在3 条黄金线路玩转南太行!长治、晋城保姆级攻略:山水、古建、红色地标一次打卡(之一:长治段)中介绍,可参考。此外如果对古建兴趣浓厚,可到西溪二仙庙、北吉祥寺、崔府君庙等国保级古建一览。
以上介绍,为本人根据所考察线路认真捋出,精力、能力有限,谬误难免,遗漏甚多,还望大家理解、修正、补充。在此先表示感谢!
欢迎关注“谦谦于野”
感谢鼓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