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重庆北站北广场上,站小青志愿者正向旅客讲述着红岩英烈江姐(江竹筠)的故事。她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匆忙赶路的旅客不禁放慢脚步,沉浸在那段峥嵘岁月中。
活动现场。吴逸非摄
这是“渝站传薪火,青马谱新篇”红色文化宣传活动的一个动人场景。在重庆火车北站地区综合管理局指导下,两江新区站小青志愿服务中心联合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一堂生动的“红色课堂”搬进了人流如织的重庆火车北站。
初冬的重庆北站,南来北往的旅客行色匆匆。但在志愿者们的热情感染下,许多人选择停下脚步,聆听这段特殊的历史课。
活动现场。吴逸非摄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红色文化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老师表示,“最终我们选择走进车站这个人员流动大的场所,让红色故事在旅客的旅途中悄然传播。”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身着橙红色的“站小青”马甲成为车站里最温暖的风景。三十余名站小青志愿者经过专业培训,他们不仅熟稔红岩历史,更掌握了与旅客沟通的技巧。
在广场东侧,一个特别的“红色知识闯关”区吸引了不少人。志愿者们为这个环节设计了丰富的题库,涉及重庆红色文化常识、重大历史事件、红色精神的内涵。答对的旅客可以获得定制冰箱贴、红色文创明信片等纪念品。
“我们不是要考倒大家,而是希望通过互动激发学习兴趣。”志愿者一边发放纪念品一边介绍,“有位老先生刚才答错了,却拉着我们讨论了十几分钟,说要把正确答案记下来讲给孙子听。”
广场上,志愿者们手捧自编的红色故事手册,向过往旅客发放。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手绘插图,介绍经典的重庆红色故事。旅客们接过手册后,立即被内容吸引,站在一旁认真阅读起来。“我要把这本手册带回去给孩子看,”游客们笑着说,“这比课本上的故事更生动。”
活动现场。吴逸非摄
据悉,本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共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接待参与旅客超300人次。下一步,各参与单位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巩固宣传成效,在重庆市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的指导下,不断创新红色文化宣传形式、扩展覆盖范围,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让红色宣传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以红色力量凝聚奋进共识,为建设平安重庆、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张云杰、杨子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