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诗画人生相约篁岭,喜聊文旅话题!自己一直对家乡满怀深情,今天我就先来说说我的家乡——婺源县浙源乡吧!
浙源,这一方充满着神秘与历史韵味的土地,它的名字有着独特的由来。它因吴楚分源上的“浙岭”而得名,浙岭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也赋予了这片土地别样的意义。浙源又被美誉为“生命的原乡”,这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江南詹、查两大姓氏的始祖都在这里扎根繁衍,他们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浙源的历史天空。在漫长的岁月里,詹、查两姓家族在这里开枝散叶,传承着家族的文化和精神,为浙源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浙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宛如一座巨大的宝库,孕育出了无数的名人。这些名人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浙源的历史。而在众多名人之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詹天佑和金庸了。詹天佑,这位中国近代铁路工程的先驱,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名字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铁路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金庸,则是一代武侠小说宗师,他以其如椽之笔,创造了一个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武侠世界。他的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风靡全球,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用文字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等,这些人物成为了几代人心中的经典。
然而,我今天要说的这位应该也算是一位“奇人”吧?他就是晚清有着“中国第一长人”称号的詹世钗。至于他有哪些奇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奇事一。据说詹世钗不到两岁就长到其母亲胸口了,有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看灯,热闹非凡的街道上人头攒动,当人们看到他站在其母身边吃奶,都纷纷训斥他不懂事,觉得他那么大了还要吃奶实在是不像话。其母马上焦急地解释:“我儿还不到两岁,不要吓着他!”周围的人听了,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纷纷对这个不到两岁却如此高大的孩子投去了好奇的目光。这件事也在小小的县城里传开了,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奇事二。1860年,他十八岁那年,婺源因太平军战乱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他所在的虹关村村民们都四处逃难,人心惶惶。唯独他站在自家门口,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镇定自若。说来也怪,不论是清军,还是太平军,看到他高大伟岸的样子,仿佛看到了不可侵犯的存在,谁也不敢进他家门。这其中或许有着一种无形的威慑力,让那些在战乱中失去理智的士兵们也心生敬畏。他就那样静静地守护着自己的家,成为了虹关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奇事三。他长大后投奔上海同宗开的墨厂做墨工。因他身材太巨大,食量肯定也超大,据说工钱还不够饭钱。有一天,他在街上闲逛,他那与众不同的身材立刻吸引了洋人的目光。洋人如获至宝,于是重金聘请,把他包装成“奇人”,开始在世界各地展览。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他的出现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他的形象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展览台上,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焦点。后来他就入了英国国籍,还娶了英国女子做媳妇。他真的可称得上是十九世纪的中国网红啊!
至于他究竟长得有多高?还真的是一个迷了。有的说他有三米多,是世界第一“高人”。不过据说死后他的棺材有260公分长。关于他身高的传说众说纷纭,也为他的传奇人生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你要是感兴趣,就到浙源乡虹关村来吧!这里不仅有“江南第一樟”,至今那“长人巷”和“长人故居”依旧还保存完好。当你漫步在“长人巷”中,脚下的青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詹世钗曾经的故事。走进“长人故居”,仿佛还能看到他生活过的痕迹,感受到他曾经的气息。“百闻不如一见”,我就在这里等着你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