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平江路,半座苏州城。到了苏州,平江路是必须的打卡地。从古至今,平江路都是苏州的烟火喧哗之地,茶楼酒馆、小桥流水、评弹琴社、老宅深巷,还有那些南来北往,熙熙攘攘的游人,汇成了平江路独有的风貌。
平江河穿街而过,沿岸是明清风格的老房子,来来往往的小船点缀河上,给老街添加了韵味和动感。平江河上的小船,大都为旅游船。船上的游客,在悠哉游哉中感受着江南水乡的美好。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小桥流水江南景,在这里被写意,被渲染,被定格。烟雨迷离的季节,平江路两侧的老宅,顺着房檐流下的雨水,滴成了一条条透明的珠串。戴望舒式的雨巷,在平江路,不经意间就可以随意走入,至于能不能遇见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就看你的造化了。悠长的巷子里,藏着时光,藏着诗情,藏着飘渺的故事。
桨声船影九重门,桃花坞里隐隐昆曲声,白墙黛瓦巷深深,焚香抚琴你在等着谁?
特别喜欢这首歌的词和旋律,有动有静,听得见看得到,那焚香抚琴的意境,更是令人生出许多的猜想。也许,这琴声和雨有关。琴声,穿过老宅屋檐滴落的水晶珠帘,弥漫在江南的梅雨时节,多了几分潮湿的韵味。那赶来听琴的人,撑着油纸伞走在青石板路上,似乎还没走到巷子里,就已经隐约听到了婉约的旋律。然后,在雨中放慢了脚步,缓缓地品味着曲声里的百般滋味,万种风情。也许,这琴声和深秋里飘落的叶子有关。琴声,应和着树叶纷飞的节律,在秋风里柔柔地流淌着,仿佛在与季节窃窃私语。也许,还有其他的也许。
平江路,就是这样的一条路,走走看看中,会生出许多的想象。
七里山塘,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山塘街,形成于唐代,是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修建的,可谓历史久远。山塘街一头连着阊门,一头连着名胜虎丘,所以,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把阊门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从古至今,这里都是热闹繁华之地。
虎丘,被称为吴中第一名山。剑池、虎丘塔,这些景点,是虎丘景区的点睛之笔,漫溢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步入景区,面对浸润着时光烟雨的历史遗存,你的思绪会飘得很远很远,在那样的时刻里,虎丘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在向你讲述着前尘旧梦,古老往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谋士范蠡、美女西施,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与曾经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构成了一幅鲜活生动的历史画面。
从虎丘码头上船,顺着山塘河游览,两岸明清风格的房屋建筑,从眼前缓缓划过,带着江南水乡的韵味,如梦似幻。在那样的时刻里,恍如走进了前尘旧梦里。山塘河沿岸的房屋参差错落,基本上都是白墙黛瓦,其间的绿树与河水相互掩映,相互点染,遂生出了水墨丹青般的画境。游船将要穿过拱桥的时候,桥上的游人会找准机会,把自己放在小桥流水与游船之间,拍下美照。岸边游览的游客,与游船上的游客会彼此摆手打招呼,好像是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
小桥流水、老宅深巷、评弹曲调、园林美景,都是苏州的符号。
老街文化,蕴含着岁月时光,人间烟火,城市记忆。人们那么喜欢老街,其实,是想借助老街,找到心灵的家园。
行走在布满时光印迹的老街上,与南来北往的人擦肩而过,那感觉就像品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香醇,越品越有味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