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天津近半年了,松田常常站在津湾广场上,在华灯初上的时候对着汩汩流淌的海河发呆。

津湾广场海河边 图源:网络
她想到的是海,是海对面的国度,是海对面自己的故乡——日本千叶。想念将秋刀鱼一串一串用线穿起来,挂在自家房檐底下晾晒,时不时地透过穿鱼用的粗线,向她送来一个笑脸的妈妈。想念妈妈将糯米和纳豆裹在一起,再拌上糖和味噌料,做成的热腾腾甜滋滋的纳豆团子。毕竟是沿海城市,手艺地道的日料店在天津不胜枚举,但无论是多么高级的日料店,也很难做出妈妈的味道。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同学们都待她很好,知道她想家,带她吃鳗鱼饭,为她唱中孝介的歌,只是熟悉的音乐和味蕾上那串反复试探的钥匙似乎始终都打不开她心里那扇慰藉乡愁的大门。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园风景 图源:《携手行大道 绽放友谊花——天津友城五十年民间交往故事集》
千叶市·天津市青年友好纪念碑 图源:《携手行大道 绽放友谊花——天津友城五十年民间交往故事集》
于是,她决定一个人外出走走,去看看天津的风景,别辜负这座城市的盛情。或许,邂逅一场淋漓尽致的盛景,能暂时缓解自己的思乡之情。
她就这样来到了梨木台——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的一座小山,每逢春天这里梨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
松田拾级而上,眼见着满目苍翠、峰峦妩媚,顿觉心情舒畅。在千叶很少能见到这样奇伟与锦绣并存的山,千叶的山坡总是平缓的,山路大多数是开阔的,不似这里横看成岭侧成峰、峰回路转、急湍瀑流、砯崖转石。

天津梨木台的山间飞瀑 图源:网络
飞流直下的山涧在洼谷惊起珍珠般飞溅的涟漪,苍松翠柏间,层层叠叠的梨花氤氲着醉人的芬芳,如亭如盖,被风撕碎的云朵散落在山顶处,与雪白的梨花相映成趣,一时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云。

天津梨木台的古梨树群 图源:网络
看着繁盛的梨花,松田再一次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千叶,想起春天沿路竞放的粉白的樱花,一团团,一蓬蓬,似乎为旖旎的春光写下一封封粉色的信笺。它们飞过大洋,飞进了松田的心窝里。
而如今,看着眼前这洁白的梨花,松田竟落下泪来,一时晃了神,一脚踩在了被山泉水浸湿的青苔石上,一打滑竟摔了个嘴啃泥。
“要不要紧?”一双手伸到了松田面前。松田抬起头,是一个与她年龄相近的姑娘,眼睛里写满了关切,嘴角却还挂着一对梨涡,很是好看。她没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她的中文还不甚流利。
松田握住了那位姑娘的手,站了起来,不时地弯腰鞠躬,用日语道谢。
“你是日本人?”
这句松田听懂了,她点了点头。
“没伤着吧?赶快坐下来检查检查。”那位年轻的姑娘竟然操着一口熟练的日语与她交谈着。
松田被搀扶着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裤腿都湿了,左脚红肿得厉害,她疼得直咧嘴。
“一定是扭伤了,你先坐着等我一下。”说完那姑娘跑开了,很快带着一根雪糕跑回来,“赶快冰敷一下,看看会不会好一点儿?”
“真的谢谢你,你也是日本人吗?”松田问。
“我不是。我日语说得很棒吧?”那位姑娘露出了得意的笑,“我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所以简单的会说几句。太复杂的我就不会说了。”说着又羞赧地笑了。
松田用雪糕敷着患处,顿时觉得疼痛减轻了几分,不那么火辣辣地疼了。
“你自己一个人来的吗?可要当心,”姑娘对松田说,“怎么想到一个人来梨木台玩呢?”
“我有点想家了,中国有句古诗不是叫‘每逢佳节倍思亲’吗?听说梨木台风景很好,春天里梨花怒放,所以我想来散散心。”
“哈哈哈!”姑娘笑了起来,“你还喜欢中国的古诗呀?我们中国还有一句古诗叫‘梨花一枝春带雨’。你看你现在裤腿湿漉漉的,可不就是‘梨花一枝春带雨’吗?”
谈笑中,松田得知姑娘叫晓晴,“赤木晴子”的“晴”,她告诉晓晴自己现在也是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是从千叶过来交流的。
山路蜿蜒曲折,晓晴一路搀扶着跛脚的松田。两个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在山间相逢,她们时而用中文时而用日文的谈笑声像是叮咚的泉水一般漾满了整座山谷。
回到学校后,她们依然经常在一起,去图书馆借书,去体育馆打羽毛球,甚至会一起拎着塑料小篮子去盥洗室洗澡,有时候晓晴是松田的影子,有时候松田是晓晴的影子。大家都说松田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汉语也越说越好,已经不像从前那般总觉得自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端午节假期,学校放了假,晓晴要回家过节。她担心松田闷在学校里会“每逢佳节倍思亲”,特意邀请松田和她一起回家。
晓晴的家就在天津,她的妈妈是那种最爽快热情的天津阿姨,拉着松田的手把她迎进家门,还教松田用苇叶、糯米、红枣包粽子。
松田是第一次包,常常是好不容易把苇叶成了正确的形状,米却撒多了,漏了一地,要不就是一只手用勺子盛好了米,另一只手上的苇叶又散开了。看着松田狼狈的样子,大家一起笑着闹着,乐得前仰后合,在这份其乐融融中松田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吃完了粽子,晓晴的妈妈还在厨房里忙活着,晓晴说这是她为松田准备的惊喜。过了一会儿,晓晴的妈妈从厨房里出来,竟是一小碗糯叽叽黏糊糊的纳豆——那是松田日思夜想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
她的眼眶顿时就热了,啊呜一口吃进嘴里,眼泪如同开了闸般流了下来。她提议让晓晴的家人也拿来几个碗,一起感受一下来自她家乡的味道。晓晴笑着摆摆手说:“好吃你就多吃点吧,这个味道,我们天津人还真是不太习惯。”
相聚总是短暂的,学期结束,松田要回国了。她对晓晴说,她又学会了一句中国古诗叫“近乡情更怯”,说着眼圈又红了。
晓晴知道,她不是“情更怯”,而是舍不得自己,舍不下这份友谊。经此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她们都明白这是一份刻进彼此青春的友情,此去经年,“时间不老,我们不散。”临别时晓晴对松田说。
松田归国不久,新冠疫情开始在中国肆虐。松田担心极了,时常与晓晴视频通话,询问她近况,还寄来了一份包裹,里面是一些日本产的口罩、洗手液,还有几片樱花花瓣,卡片上面用中文写着:“海河之水深千尺,不及晓晴送我情。”
这次落泪的是晓晴。看着包裹中的樱花瓣,她不知道待到樱花烂漫时,能不能与松田再见。
几年过去了,晓晴已经毕业,留在母校成为一名日语老师。每逢春天她都会在学校里那片樱花林徜徉片刻——那是来自松田家乡的樱花树,一枝一叶都仿佛写满了她对松田的思念、对青春的追忆。
越来越多的千叶学生选择来到天津外国语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看着她们年轻的面庞,晓晴仿佛看到了自己与松田的友谊如那年的山涧水,汩汩地朝着远方奔腾而去。她们脸上的灿烂笑容和自己与松田当年一模一样。
- END -
出处 | 《携手行大道 绽放友谊花》
(出版于2023年12月)
原标题 | 樱花树下
本文作者 | 周子妮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廉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