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争对连云港、河南、福建、淮安等地的旅游而言,整体是利大于弊的,既带来了流量与产业升级,也存在同质化和体验不足等挑战,具体影响如下:
1. 连云港 :争议让其花果山成为“大圣老家”的核心标签,成功获评国家5A级景区,5A评级后年平均客流量达314.61万人次,还能将客流引流至连岛、东海温泉度假区等周边景区。景区也不断完善交通、智慧监控等设施,借《黑神话:悟空》热度推出通关换门票活动拉升客流,但也有游客吐槽景区西游文化仅停于表面,热度易快速消退。
2. 河南:虽河南花果山影响力稍弱,但省内嵖岈山因拍摄《西游记》续集彻底走红,当年拍摄时门票收入就飙至48万元,抵往年全年收入。后续景区打造西游文化长廊、沉浸式体验馆,推出特色餐饮,举办的西游文化节还运用AI全息投影技术,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破亿,长期维持西游旅游热度。
3. 福建:这里的争议聚焦大圣信仰溯源,当地众多齐天大圣宫庙本身就是特色文旅资源。这些遗存与宫庙不仅吸引了对民俗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成为西游文化溯源的重要研学点,其大圣信仰分炉至多地的历史,也为闽台及海外相关文化交流提供了旅游纽带。
4. 淮安 :依托吴承恩故里的争议关联,淮安走出差异化路线,建成西游主题乐园和吴承恩纪念馆,主题乐园已成当地核心旅游目的地。当地还创新将韩信文化与西游文化结合,设计特色美食和运河夜游等文旅产品,既避开了花果山的景观竞争,又借争议强化了自身“西游创作源头”的文旅定位,吸引游客深度体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