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潇)初冬的扬州,不仅有小桥流水的婉约,更有一份穿越时空的壮丽辉煌。散布在古寺、园林、街巷旁的众多百年银杏树同步披上“金装”,这时的扬州城,可谓“满城尽带黄金甲”,将整座古城渲染成一个流光溢彩的童话世界,上演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视觉盛宴。
作为落叶树木的银杏,银杏叶一岁一荣枯。落叶时节,一树树“黄袍加身”,是它作为景观树一年中最光鲜的时候。扬州市区文昌路石塔寺附近是古银杏集中区,尤以淮海路与文昌路交叉路口的一棵唐代银杏为著。树高20余米,树冠直径18米,巍然屹立于道路中央,与唐石塔相伴,成为扬州“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的标志性景观。11月28日,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棵千年古银杏已是满树黄叶,凭着这一身的“黄金甲”,进入了一年中最高光的时刻。相传,这棵古银杏与石塔同为古木兰院唐代遗物。1952年,千年古银杏遭受雷击,被劈掉一部分树干,但古树生命没有受到影响。
史公祠内的两棵古银杏,是扬州长势最佳的古树,高大繁茂。这里被誉为“一地黄叶碎如金”,曾入选江苏最美秋色地图。还未走进史可法纪念馆,一抹夺目的金黄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目光。庭院内,两棵古银杏树高大挺拔,树冠如盖。每年银杏叶黄时,工作人员会特意保留落叶供游客观赏,任其自然铺满黛瓦与地面,形成一片典雅的金色世界。今年从11月8日至12月14日,史可法纪念馆围绕院内百年银杏推出“银杏季”文化推广活动,涵盖金秋主题摄影展、银杏打卡路线、非遗互动展示、周末非遗市集、主题研学及文创体验六大板块,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层次丰富、互动性强的秋日文化盛宴。
很多地方的古银杏落叶美景,已成为经典的游客打卡地。比如史可法纪念馆,银杏落叶缓扫已坚持了20多年,也是最早实行“落叶缓扫”的地方,银杏落叶时,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去拍照打卡。
这几年,银杏落叶缓扫的地方又多了很多,瘦西湖小金山、瘦西湖叶园、八怪纪念馆、琼花观、天宁寺、旌忠寺、普哈丁墓园、仙鹤寺等地,只要天气条件允许,都会把那银杏黄尽量多留一段日子。
扬州拥有百年以上银杏古树逾百棵,其中300年以上的达20多棵,可谓“一树一景”。扬州银杏季一般从11月下旬持续至12月上旬,目前正值最佳观赏期。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未专业处理的银杏果含有毒性,请勿随意捡拾食用。如需品尝,应参照传统工艺:剥除外皮、清水漂洗、晾晒后经炭火焙烤,待外壳裂开方可食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