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
“闽侯摩旅环华行第一人”薛贤熙
抵达位于滇西的抗战核心地——
云南省腾冲市
离完成其环华骑行第二阶段
仅有一步之遥
“早上醒来时,阳光照耀下的腾冲一片金黄,在我看来,那是英雄的万丈光芒!”当天清晨,薛贤熙在骑友群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腾冲作为“极边第一城”,是滇西抗战主战场。1944年,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历经127天浴血奋战,以伤亡近2万人的代价收复腾冲,使其成为抗战中首个收复的日军驻守县城,谱写了壮烈的抗日史诗。
怀着对先烈的崇敬
薛贤熙首先来到滇西抗战纪念馆
▲滇西抗战纪念馆的警世钟是纪念馆的重要象征,位于警钟广场,用于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这座纪念馆以“一寸山河一寸血”为主题,通过文物、图片及声光电场景复原,全面再现了滇缅印抗战的壮阔历程。
▲“一寸山河一寸血”是滇西抗战纪念馆的主题
从远征军将士的家书、斑驳的钢盔,再到记录战役的地图与影像,馆内展品让薛贤熙沉浸式感受了“血肉筑长城”的悲壮,而长达133米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镌刻着10万余名参战将士与民众的姓名,更让他深刻体会到滇西抗战的全民性与惨烈程度。
▲滇西纪念馆内,展现中国工人修建滇缅公路场景的雕塑
走出纪念馆
步入苍松翠柏环绕的国殇墓园
▲薛贤熙在国殇墓园前留影
1945年,在辛亥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倡议下,这座为纪念1944年收复腾冲的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墓园,园名“国殇”取自《楚辞》,于当年7月7日竣工落成。
▲国殇园内,建于1945年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国殇墓园”主要建筑由忠烈祠、墓碑群、纪念塔、纪念馆等部分组成,安葬着9618名远征军将士及部分盟军将士遗骸,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里是铭记滇西抗战的重要地标。
▲中国远征军将士的纪念碑
▲国殇园内支援中国抗战的盟军士兵的纪念碑
怀着崇敬之心,薛贤熙步入苍松翠柏环绕的墓园,沿甬道缓步前行,在烈士墓前敬献鲜花、垂首默哀。
“看着山坡上耸立的一座座墓碑、碑上刻的一个个名字,眼睛不自觉就会湿润。”薛贤熙说。他告诉记者,这里的每一块墓碑都镌刻着家国大义,腾冲战役的惨烈与英烈的不屈,值得永远铭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
▲山坡上耸立的一座座墓碑,都沉睡着一个不屈的灵魂
自9月3日从闽侯启程,薛贤熙已探访30余处抗战纪念场所,行程超过3万公里。接下来他将在云南龙陵县,探访松山战役遗址,而后前往第二阶段西南线的最后一个省份——贵州,一路让红色记忆随车轮传递,向各地友人宣传家乡闽侯文旅与美食。
▲取土纪念
“离开贵州后,我的骑行将开启第三阶段——经广西、广东,最终计划于12月中旬回到故乡闽侯县,并将收集的泥土全部汇聚于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墓,用以告慰这些英雄的战士。”薛贤熙说。
记者:林若野
图源:薛贤熙供图
编辑:林丹(小)吴梓航
校对:吴梓航 李雯珺
审核:王立强 陈燕 监制:谢永杰 庄高翔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您点亮❤️,我们会更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