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云冈石窟的由来是什么?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当时的北魏王朝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大力推行佛教,因此在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佛教寺庙和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5千米的武周山南麓,因武周山最高处称作云冈,故名。它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大部分石窟完成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之前。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达1千米。
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
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
云冈石窟里的景点有哪些
云冈石窟景点有:主要有第2窟,第6窟,第8窟,第10窟,第11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极大 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的旅游景点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约16公里的五洲山(周山)南麓,五洲河北岸。地理位置是11320东经4004北纬。石窟依山而刻,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东西绵延约1公里。石窟按自然山势由东向西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
石鼓寒泉与倒悬塔:石鼓指的是云冈石窟的第一窟,在这里叩地的话就能听到鼓声,寒泉指的是第二窟外的细泉,两个石窟的中心都有塔柱,塔身上大下小,十分宏伟。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云冈石窟景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云冈石窟景点介绍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
云冈石窟有什么景点诗佛古寺诗佛古寺是第五窟和第六窟前的云冈寺,至今仍有山门、天王殿、厢房、石狮和钟鼓楼。山门(清代)位于寺庙南北轴线的最南端。其建筑形式为砖石混合建筑,为硬山顶式,坐落在高平台基础上。
云冈石窟有多少窟?是在什么时候建造的?
云冈石窟的开凿时间是北魏文成帝时期,中间建造的时间是非常久的,完工时间是孝明帝正光五年,也就是524年,耗时64年。据史料记载,在贞观15年也就是641年的时候,云冈石窟又进行了一些修补重建工作。
差不多60年的时间,距现在大约1500多年的历史。石窟建设主要经历了早、中、晚三个不同的时期,其中早中时期都是在北魏没有迁都到洛阳时候建造。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创建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时期。云 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宝炬年间(公元460年),大规模建造则始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年),历时五十年有余。其后,历代均对石窟进行了维修、扩建,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才有了今天如此壮观的规模和保存情况。
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据文献记载,当时在京城西郊武周塞,共开凿了五所石窟,现云冈第十六窟至二十窟,即为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于哪两个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云冈石窟和莫高窟、龙门石窟并成为中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3o20’,北纬40o04’。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博物馆位于景区的西端,是一座2011年新建成的一座半地下式建筑,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40平方米。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规模极大 的石刻艺术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现存洞窟五十三个,东西绵延长1千米,有大小佛像五万一千余尊,极大 的三世佛高达17米。与敦煌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岗石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云冈石窟是我国极大 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简介
据我所知了解的云冈石窟简介如下: 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最著名的是第五窟的大佛。 艺术风格受到了中印两国文化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320’,北纬4004’。
云冈石窟是佛教的世界,宣传的是佛教的理念,体现的是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一一慈悲。
云冈石窟是中国极大 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艺术瑰宝。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梧州山南麓,依山凿刻,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雄伟,内容丰富。
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
云冈石窟的位置年代总体布局地位价值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说起云冈石窟,这是位于我国陕西省大同市的一座庞大的石窟,有着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的是我国历史上公元5世纪到6世纪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
概况: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广建寺宇,大开石窟。此石窟群的主要部分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约自和平元年至太和十八年(460-494)。
云冈石窟特点介绍
遗产介绍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云冈石窟特点介绍: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时代。
二。造像宏大。云冈石窟的早期造像都是很大的。即昙曜五窟(16-20窟)。极大 的佛像17米,是第5窟。其他的也在10-16米左右。当然也有小的佛像。三。造像精美。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是由多种艺术风格混合而成的。
云冈石窟特点: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大同云冈石窟是什么时期什么人建造的?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当时的北魏王朝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大力推行佛教,因此在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佛教寺庙和石窟。
云冈石窟建于北魏,从文成帝太平初年(公元460年)到明帝郑光孝五年(公元524年),历时60多年。它有1500多年的历史。北魏是鲜卑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的第一个王朝。公元398年,拓跋珪皇帝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大同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这座石窟群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数百年的扩建和维修,成为了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之一。
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据文献记载,当时在京城西郊武周塞,共开凿了五所石窟,现云冈第十六窟至二十窟,即为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景区小知识
1、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
2、云冈石窟景点有 :第2窟,第6窟,第8窟,第10窟,第11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 第一窟 第一窟外壁明窗东侧题刻清代朱廷翰《游云冈石佛寺诗》。
3、云冈石窟共有45个窟,以窟窟窟窟1窟1窟18和窟20为代表。其中,窟6和窟10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极大 、内容最丰富的两个石窟,被誉为\大宝库\。
4、云冈石窟景区分为景观区和石窟群,其中,石窟群无疑是极大 的看点。整个石窟群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目前对外开放的洞窟大约40个,比较传统的参观路线是从东部的第1窟开始,依次往西直到第45窟结束。
云冈石窟分为哪几个时期呢?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晚期,由僧人鸠摩罗什率领的工匠们开始开凿的。根据考古调查,最早的19个洞窟大多建在山顶上,后来才逐渐向山腰、山脚延伸。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现存的主要洞窟有45个,大小佛龛252个,造像5万余尊,气势恢宏。云冈石窟反映了北魏早期佛教的文化艺术,也是是中国早期石雕艺术的代表,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成为中国四大石窟。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这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时对其作出的评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