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号中午高铁到达曲阜东站,这里气温很高,一下高铁感觉到热浪滚滚。曲阜是孔圣人的故乡,到处都是孔圣人的名言警句,墙壁上、门楣上,以至于建筑工地的绿色围挡都不是“安全生产”,而是“言必行、行必果”“内不欺己、外不欺人”等等名言名句。时刻提醒这里是孔老夫子的故里。

酒店与明故城城墙隔条马路,明故城是明朝时期为保护孔庙孔府而建的,到了晚上霓虹灯亮起来,增添了老城静谧的气息,




午休后在颜庙闭馆之前进入参观游览。颜庙是祭祀孔子弟子颜回的庙宇,是颜回居住过的“陋巷”故址,又称“复圣庙”。走进复圣门,院内有颜回当年吃水的水井“陋巷井”。复圣殿供奉着颜回塑像。颜庙游客很少,规模不大,如果没有讲解半小时就结束游览。






出颜庙对面是“陋巷街”,古香古色的石牌坊,建于明代,也是为纪念颜回而建。正在犹豫是否走进去看看,旁边的黄包车师傅说:“里面什么都没有,全都关门了”,确实很萧条的街道。

沿着“五马祠街”一路闲逛,在路口有一家饭店,空调很足,店家推荐山东煎饼,正和我们心意。山东煎饼卷大葱,最有特色的应该是这张饼,饼很薄但不软,很练腮帮子。感觉跟之前吃过的就是咸淡的差距,大约是葱辛辣的口感相同,吃起来就没什么差别了。 曲阜另一特色“甏肉干饭”,类似把子肉,第二天的午餐,也许没有找到合适的餐馆,肉菜踩雷。


孔庙距离酒店不到2公里。一大早乘着凉快,酒店门口叫了一辆黄包车直奔孔庙。曲阜有个特点:这里所有人统称为老师。

孔庙孔府孔林称为“三孔景区”,套票140元,孔林是孔家墓地,没有列入行程。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把孔子的故居建成了庙,以皇宫的规模建造,是我国三大宫殿古建筑群之一。刘邦是第一位祭祀孔子的帝王。 从“金声玉振”开始经过三个牌坊两座桥五道门,就是十三碑亭,碑亭始建于唐代,历经千年碑文记载已模糊不清,但气势依旧。据介绍大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或是整修庙宇的记录。






大成门是孔庙的主体院落,杏坛和大成殿就在此处,杏坛是孔子当年讲学授课,弟子学习的地方,因坛前载有杏树称为杏坛。坛前“杏坛赞”是乾隆御笔。杏坛前集体来此参观的学生在拍合照,按下快门的时候统一高喊“孔——子”,应时应景。




走过“杏坛”在“大成殿”前正在进行祭祀活动,高考前夕学子祈福仪式。身穿红色礼服的乐生站在两旁,随着司仪的解说,奏响礼乐,受邀嘉宾身披绶带虔诚祈祷礼拜。借此预祝所有高考学子: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大成殿前的这几根龙柱是用整块石头雕刻,浮雕腾云驾雾神态各异,这是孔庙最有价值的石雕古迹。

孔庙隔壁就是孔府。孔府是孔子后代居住过的地方。始建于明朝,整体明清建筑风格。明代时期对孔子的尊崇超越之前任何朝代,授予孔家前所未有的财富和特权。经过两千多年的风云变幻荣辱沉浮,最终有了现在的规模。







孔子博物馆距离高铁站很近,行李存放在博物馆入口。进入博物馆,一面书墙从一楼直通向顶楼,浓浓的书卷气质恍然觉得进入了某个书店。孔子博物馆有两件镇馆之宝:三圣图和黄玉马,出土于战国时代的黄玉马如拇指般大小,光滑细腻线条简洁,胖乎乎嘴角上扬,笑的呆萌。“马”生来就是吉祥物,这里的黄玉马,甘肃的马踏飞燕,洛阳的天子驾六,还有H市的立马滚蛋,无论娇小玲珑还是霸气外露都能成为博物馆或是一条马路上的“显眼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