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嘉兴7月8日消息(记者 尚天宇)在纬度之上,发现中国之美,在神秘的北纬30°线终点的钱塘江,因东海潮汐与季风叠加,月月上演“天下第一潮”的自然奇观。7月8日,由央广网特别出品的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第二集《人水相依》在央视十套正式播出。本集将镜头对准浙江嘉兴海宁,一起领略“天下四绝”之一的海宁观潮。
摄制组在海宁市进行拍摄(央广网发 《沿着纬度听中国》纪录片摄制组供图)
汹涌澎湃的潮水来临之前,在海宁周王庙镇,当地的喊潮人都会开始拿起喇叭,开始“劝退”游客,十余年来,喊潮人用自己的脚步和呼喊,默默地守护着这片13公里长的海岸线,毛瑞民就是其中之一。
“潮水马上就要到了,大家上来了,不要在下面玩了,到上面来看一样的。”每年5月到11月底,是潮水较为凶猛的时间段,也是“喊潮人”的工作“旺季”。每次潮前潮后一个小时,都是毛瑞民最紧张忙碌的时刻。
海宁观潮(央广网发 嘉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边喊潮话音刚落,那边潮水从东涌来。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潮头高达10米,汹涌向前,滔天浊浪,轰响如雷,万马奔腾,惊心动魄。
一线潮、交叉潮、回头潮、鱼鳞潮、对撞潮、二度潮、兜潮、波纹潮、龙鳞潮,奔涌中的钱塘江潮不断变换形态,实现“一潮九看”。
海宁盐官一线潮(央广网发 海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史料记载,钱塘观潮始于西汉,发展于东汉、东晋时期,南北朝时开始小有名气,到唐宋时期已成一定规模,闻名天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上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苏东坡笔下的钱塘江大潮,气势恢宏、变幻莫测、蔚为壮观。
在《海宁三大文化》丛书的潮文化系列中,一本《咏潮诗文》收录古今310篇诗词与散文,跨越千年的观潮目光,再现孟浩然、李白、韩愈、苏轼等上百位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思想的观潮心声,诗文如潮涌。
第二届长三角(海宁)潮露营生活季(央广网发 嘉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钱江观潮已成为以观潮为核心的文化活动——农历八月十八观潮节,涵盖潮神祭祀、民俗表演等多种内容,并形成以盐官镇为中心的独特潮文化空间,是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涌千年,文旅融合,海宁还着力打造盐官潮乐之城,集合“古镇+音乐+大潮”元素,“一潮九看”的海宁潮、网红“潮墙”等屡屡刷屏出圈。2024年,海宁全市接待游客人数1506万人次,过夜游客增长27%,翻开了海宁文旅新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