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7月份,新疆的独库公路可算是被挤爆了,就连晚上,路上的车辆都还在排长龙,车灯照得整条公路就像一条火龙盘踞在崇山峻岭之中。沿途的酒店更是飙升到3000元一间,而且就算你肯出这个价也未必能住得进去。因此网友戏称,这哪是独库公路,这分明就是“堵哭”公路。
独库公路的夜景
独库公路为什么会变成“堵哭”公路?
首先,这条公路确实堪称世界最美公路之一。我是去年10月份走过这条公路,不过我们要幸福得多,那时候这条路上车很少,巴音布鲁克小镇上的酒店一大半都停业了,平时每天要接待上万人的巴音布鲁克湿地草原景区,就我们几个哥们在里面晃荡,景区的大巴车成了我们哥几个的私家车。
这条公路上的美景比318国道还要密集,它从南疆的库车出发,横穿天山山脉直达北疆的独山子,因此得名独库公路。其间穿越峡谷、翻越雪山、横过巴音布鲁克草原和那拉提景区。全长561公里的路上,我甚至不舍得合眼休息一下,因为无论是天气还是沿途的风景,都在不停的变换。刚才还是烈日高照,短裤背心的,走进一个峡谷就是一片金秋,当你以为不用加衣服,忍一忍就过了的时候,翻过一座山岭就开始飘起了雪花。当你以为加一件外套就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公路就正对着一座大雪山而去,转几个大弯后,车外已经是大雪纷飞,如果你想下车来让巍峨的山川震撼一下你的灵魂,那你就必须把保暖内裤都得穿上。
当你还在回望那魏峨雪山的时候,公路又已经把你带进了一片辽阔的草原。当你还在尽情感叹那一群群撒欢儿奔跑的马群时,天边那一抹斜阳又把远处的雪山照得金黄而祥和。当你正叹息为什么雪山总在天边,离你那么远的时候,你又发现前面的巴音布鲁克小镇上的酒店就在雪山脚下,只要你愿意,随时就能步行爬上去。公路边的随便一片水泊,里面的各种野生鸟类就能让你惊叹它们的亲和力,红嘴鸥就围在你身边,它们也不怕人,也不跑开,有的还直接飞过来啄你手上的零食,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野生的鸳鸯。如果你还在这里依依不舍,同行的伙伴一定会催促你,因为前面还有更让人迷醉的那拉提。当你从天山下来,到达独山子,再次穿上背心和短裤回想这段旅程的时候,你通常会怀疑这独库公路竟然有500多公里长,它显得是那么的短暂,那么的不舍。
红嘴鸥
然而,当我们来到伊犁乔尔玛烈士陵园,知道了这条公路修筑的艰辛时,这条最美公路在我心中就变成一条最“凄美”的公路。为了修筑这条公路,平均每3公里就有1位英雄长眠于此。
在乔尔玛烈士陵园里,有一位叫陈俊贵的守墓人,他就是当年修这条路的战士之一。1980年的一个晚上,他们1千多名筑路战士被暴风雪袭击,班长、副班长,还有一位老兵带着刚满18岁,还是新兵的陈俊贵一头扎进暴风雪里,出山去联系救援。原计划一天一夜的路程,结果因为大雪封山,能见度又极低,他们爬了两天两夜也没找到地方。气温零下几十度,海拔几千米的恶劣环境,让他们呼吸困难,体力透支到了极限,而此时他们身上带的干粮也已经吃完,只剩下一个冻馒头。大家都清楚这个冻馒头代表着什么,吃了它就有活的希望。这时,班长把这个馒头塞到陈俊贵手里,他说:“我和副班长罗强是党员,陈卫星是老兵,这个馒头给你吃,如果你这次能活着出去,记得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后来,班长和副班长都牺牲了,陈俊贵和那个老兵被牧民救了下来,但他们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限,以至于他们后来在医院住了3年多才康复。之后,陈俊贵拖着伤残的腿,毅然决然的带着妻子和几个月大的儿子重返天山,一边为牺牲的战友守墓,一边为他们寻找亲人。他一遍又一遍的为路过的人讲述那段“英雄的往事”,从此再也没离开过。据他说,这条路要跨越10条险恶的河流;4个海拔3000米以上,且终年积雪的高山;1/3路段是在万丈悬崖之上;1/5的路段底下是高山冻土层。这条路从1974-1983年,修建了将近10年,有168名筑路战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
陈俊贵
今天,当我再次翻看天山那皑皑的雪山,以及沿途那无限美好的风景,我知道,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不是表面那些冷冰冰数据的堆叠,而是无数热血先辈们付出的热血与生命的代价。这些先辈们更应该成为我们新一代青少年的偶像,而不是那些粉气十足的娱乐明星。所以,当你今天走在这条路上,欣赏着祖国壮阔河山的时候,请不要忘了长眠于此的168名筑路烈士,和像陈俊贵这样的英雄先辈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