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高温未能抵挡人们的出游热情,与火热的气温一样,“百万学子游南海”再次火热出圈,在这个夏天迎来井喷之势。
7月16日,南海区政协文教体卫和文史委组织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区内特色研学项目。由区政协副主席张志恩带队,实地调研委员所在企业的文旅研学项目——南海区融进海洋亲子乐园和南海区爱琴珍珠文化馆,为擦亮南海“文武双全”城市名片、做强暑期研学经济把脉问诊。
委员直呼大开眼界
建言拓展研学广度
南海,这座“文武双全”的人文活力之城,如何抓住暑期文旅研学增长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暑期美好生活需要?委员们围绕提升研学体验、强化产业联动、深化产教融合等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文旅产业抓住暑期黄金档期。
南海区融进海洋亲子乐园,位于南海区“全球创客小镇”核心区千灯湖沥桂核心地带,建筑面积约10000m²,是集海洋文化科普、萌宠观赏、互动演绎、儿童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海洋主题乐园。该乐园包含万千海洋生物,超长海底隧道、水母宫殿,萌宠乐园,3大演绎剧场,3大游乐体验,7大亲子课堂,4大儿童职业体验,百余种类课程任意切换,更有冰雪世界玩转整个夏日。
在南海区融进海洋亲子乐园,委员们直呼:“大开眼界了,没想到啊!”“南海竟有品类如此丰富的海洋馆,这在全市也不多见。”区政协委员、区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陈焕儒在惊喜之余建议,研学线路可突破文旅范畴,例如结合医院VR技术展示人类胚胎发育过程,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这些场景在南海独具吸引力,能激发孩子对海洋生物的兴趣,进而主动吸收相关知识,这正是‘快乐教育’的精髓。”区政协委员、南海实验小学副校长周茵对乐园设置物理实验课堂表示肯定,同时指出需针对不同学龄段优化实验难度,避免高年级学生“知识吃不饱”。
区政协委员、南海实验学校教师谢研然深表认同:“研学设计必须紧扣学生实际需求。”她强调,企业与学校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方能打造更优质的差异化研学体验。
本土产业赋能研学
产教融合前景广阔
位于里水镇梦里水乡艺术河畔的爱琴珍珠文化馆,2018年落成,2019年被评为南海区科普基地。
文化馆占地超1000平方米,陈列数百件珍珠藏品及贝蚌标本,包含有淡水蚌和海水珠培育技术展示。馆内还设有仿制精品如全球最大天然海水珍珠“ 老子之珠 ”等珍贵展品。
在文化馆内可体验亲手开贝采珠,学习珍珠养殖及鉴别知识,并选购珍珠首饰及贝壳摆饰。珍珠主题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量较大,是了解珍珠文化和历史,领略珍珠圆润 、吉祥之美的重要场所。
政协委员们在爱琴珍珠文化馆,辨识珍珠品类与产地,亲手体验开蚌取珠。“南海研学线路与本土产业结合,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的双赢。”区政协委员、南海开放大学副校长陈建城提出深化路径——企业借研学开放实习岗位供职校生实训,将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赋能区域发展。
实地调研后,张志恩表示,南海文旅产业“打得一手好牌”。他指出,暑期是文旅研学市场的黄金档期,学生放假、家庭出游需求旺盛,消费潜力巨大。“只有精准把握这一关键节点,提供高质量、有特色的研学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暑期美好生活的需要,真正在暑期市场中‘大干一场’,释放南海文旅产业的强劲动能。”本次调研形成的委员建议,将为南海区优化研学产品设计、深化产业融合、提升服务品质提供重要参考。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周钊泷 通讯员 麦盛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