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沪杭
我曾经数次重返襄渝线,回到我们当年战斗生活了近三年的陕西白河县冷水镇水坪村吴家渡、冷水还有兰滩。
▼白河县上行火车站“白河县站”
白河县上行火车站“白河县站”
记忆中的白河县城,做梦想回去看看。2021年3月连队战友一行18人乘坐中巴车,走当年进场之路,过安康、平利,歇湖北竹溪县城,经湖北竹山县翻界岭隘口进入白河县境,参观了卡子镇明清时期张家大院。
中午我们到了白河县城新区。原计划住白河宾馆,去白河烈士陵园看看,陵园里有没有当年因公牺牲安葬于此白河民兵。随后大家参观老街桥儿沟,白河县城走走转转。
沿白石河口到汉江边,汽车不让过,说是修路还没有开通,无奈又转回河口新区,有二条通往县城城区的路口,我们的中巴车过不去。
我们决定赶往蜀河,回头住宿兰滩。在新区吃了午饭,汽车盘旋驶上白河县山城顶端,城区就在脚下山坡上,公路(说是316国道)边挤满了房屋,想停下来照张相都没有找到地方。
过了白河县城段,看见汉江边有一条建在江水中的大道足有10公里长,全程桥梁结构,桥面上的路灯都已装好,还没有开通。
白河县城沿汉江水中景观大道,行走在316国道上,建在汉江水中最长公路大桥
从蜀河回程到兰滩,站在已建成通车的汉江郧西兰滩公路大桥上,昔日如宝瓶口般奔腾咆哮的兰滩险滩,已成为记忆,江水缓缓地流淌着。
兰滩乡已撤乡并入蜀河镇成为社区,兰滩火车站也撤销10年了,原火车站南面高高山坡上的兰滩烈士陵园也撤了,牺牲铁道兵、学兵、民兵的遗骸移至旬阳烈士陵园。
兰滩冷清了,只好赶往白河冷水镇。
清晨起早和许进才,张长江同学去观赏记忆中的冷水老街和修建在铁路大桥上的火车站。老街因汉江水电站蓄水,水位上涨老街已拆迁,冷水火车站已撤站。坐火车到兰滩、冷水最方便经济的出行已成为历史。
吃完早餐我们坐车赶往昔日连队驻地吴家渡,白河民兵营材料员老廖已去世,摆渡船工老李的孙辈已迁至安康居住,全村没看到年轻人。09年来看到300来人的村庄,现只剩下约十位老人,多数大门紧锁,村子快空了。
2023年从学兵50年大群里,看到群友推荐一文学作品“襄渝铁路纪实”,查百度介绍的重要章节里,写到了吴家渡隧道施工中,隧道中发生了大面积塌陷,有10位铁道兵战士被深埋在岩石中壮烈牺牲。
看到这我作为吴家渡隧道施工主攻连队的一员,工程始终的亲历者,岁月虽已五十多载,但记忆犹新,吴家渡隧道进口施工没有死亡一人是当年最大庆幸。
记得吴家渡隧道横洞西靠近出口,发生过一起白河民兵连驻地山体崩塌营房被掩埋,死亡十人的惨案。事故的发生地偏僻离我连有近四里路,当时隧道施工倒班任务重,我们知道也是事故现场处理二天后。
为求证记忆我把当年发生的事故,和文章截图发到连群里,郝长伦同学在连群回复了我,老耿说的部队三连横洞西,由于连阴雨,造成山体塌方,砸死白河民兵十人千真万确。
那是吴家渡隧道横洞口西边一段山坳,靠近部队四营17连。白河民兵19连在此山坡上削出几块平地,盖了营房。房后上面不远是矗立的悬崖山体。
那是72年的深秋时节,连下了好多天的连阴雨,那天上午10点左右,后面的山体发生了塌方,将离最近处营房砸塌掩埋,当场死亡十名白河民兵。他们是刚下后夜班隧道施工一个班的民兵,全部在睡梦中不幸遇难。
那天出事后,我跟随白河民兵团部不少人去了事故现场,亲眼目睹了从塌方石堆中扒出抬到公路上的遇难者的惨状,那天回去中午饭都没吃下。
这个事故是非常严重的恶性事故,虽说是天灾意外,但一下夺去了十人的生命,且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该怎样给家属交代,给白河民兵团领导造成很大的压力。当时白河县革委会派人连同县2107办公室来处理此事故,主要领导都挨了处分。
遇难者的遗体当时全部送50团卫生队,整理了遗体遗容,全部安葬于兰滩烈士陵园。这次事故在民兵二团部召开了多次会议,可以参加的我都旁听了,对这次事故的了解,学生连里我是最清楚的。
安康博物馆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军人、民兵、学生,在襄渝铁路三线建设中,很多人献出了生命。其中我们50团施工管段内,安葬于旬阳兰滩50团卫生队后面山坡上,(兰滩烈士陵园)铁道兵官兵牺牲23人,白河民兵团18人,咸阳民兵团18人,学生连4人。
其中二连学生钱龙重伤送旬阳师部医院抢救无效牺牲,葬旬阳10师下菜湾烈士陵园。四连学生马景朝重伤乘木船送湖北郧西羊尾镇野战医院抢救无效牺牲,葬于当地。
当时驻湖北郧西野战医院地处郧西羊尾镇,白河县界下卡子汉江对岸,服务于铁道兵一师十三师,及湖北黄冈、孝感、郧西参加襄渝铁路建设民兵。
襄渝铁路通车后,铁道兵一师修建了老营烈士陵园,将十堰段各烈士陵园内牺牲的官兵遗骸,包括野战医院埋葬的官兵,全部迁移至十堰武当山下的老营烈士陵园。包括支援陕西旬阳的铁道兵二团牺牲烈士。
铁十三师转场前修建了白河县魁星山烈士陵园,将牺牲安葬在襄渝铁路白河沿线陵园内官兵遗骸共66位,包括5864部队部队长王富荣烈士。我知道的有冷水、麻虎、城关、下卡子4处陵园。
全部迁葬于魁星山烈士陵园。白河段湖北籍的民兵,改革开放后,有些家庭陆续将安葬在此的亲人迁回原籍。余下的无人过问,时间长了就很难找到了。
旬阳市政府2013修建丹凤岭烈士陵园,发文将牺牲安葬在旬阳各烈士陵园铁道兵、学兵、还有150多名客死他乡的平利、商洛、白河、咸阳民兵遗骸全部迁葬于旬阳烈士陵园。这份恩情他们的家人是不会忘记的。
学生四连战友在湖北郧西原野战医院附近原墓地遗址,没有找到马景朝的墓穴,在战友们的努力下,旬阳方面为马景朝在旬阳丹凤岭烈士陵园建了衣冠冢,立了碑。
白河民兵牺牲人数18名,是白河民兵二团在修建吴家渡、松潭沟隧道期间,送去兰滩50团卫生队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埋葬于兰滩烈士陵园人数。
现在迁葬至旬阳丹凤岭烈士陵园白河民兵是19名,增加了一名是白河一团随0247部队支援蜀河段,牺牲安葬在沙沟烈士陵园的一名白河籍民兵。
实际上白河民兵牺牲的人数不止于18人,当年在吴家渡的白河民兵二团也有几名医生卫生员,负责日常病患和工伤治疗,工伤危重者抢救送50团卫生队。民兵团卫生所负责抢救的逝者都没有安葬在兰滩烈士陵园。
还有白河民兵一团在白河麻虎段(配合铁道兵13师、一师施工)及早期修建白旬支铁公路牺牲的人员,这些牺牲的人员大都没有安葬于陵园,包括非公死亡人员,大多就地安葬。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参加修建襄渝铁路铁道兵老战士,三线学生连众多战友,紛紛回到当年的驻地,寻找过去的青春岁月,到烈士陵园祭奠牺牲的战友,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写回忆录,歌颂铁道兵、学兵的丰功伟绩,记录下在襄渝铁路建设中的人生足迹。
更有仁人志士不辞辛劳,勘察襄渝沿线烈士陵园,统计牺牲烈士人数,搜集采访整理编写这段历史,著书立说。兰滩烈士陵园安葬牺牲的白河、咸阳民兵人数早期来源于此。我曾二次到兰滩烈士陵园吊唁烈士,知道大概数字。
查阅网上陕西民兵在襄渝铁路建设期间的资料不多,回忆文章写民兵也有限,能看到的还是铁道兵老兵和学生连战友所写。如“岚河口隧道大火死难的22位安康民兵”。事故及抢险救援过程。
白河县政府院子门口
为弄清白河民兵在襄渝铁路建设时期牺牲的真实人数,2024年四月我和老伴专程去了趟白河县,到了白河县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接待来访办公室,想了解当年白河民兵牺牲的总人数。
接待我的是位年轻的工作人员,我说明来由,他说年代久远五十多年了,他只知道烈士陵园安葬了66位修建襄渝铁路时期牺牲铁道兵烈士,及不同时期牺牲的白河籍烈士,没有民兵安葬在陵园内。他不清楚襄渝铁路建设时期白河民兵牺牲的人数。
他找来了他们部长,四十出头,部长说他们退役军人事务部是成立时间不长的部门,从民政局分出来没有接收这方面资料。我说当年牺牲的民兵牺牲发放抚恤金这都是有登记的。他说知道修建襄渝铁路这事的人都退休了,他知道的也不多。
建议我去民政局了解。天下着中雨,他们政府办公地方受山城地形限制没有高楼大院,不在一起办公,各部门分散在山城不同位置,要攀上爬下道路崎岖,怕摔倒我放弃了。
回程到安康,我和老伴参观了安康博物馆,在三线建设襄渝铁路建设展厅,看到了记录着襄渝铁路的真实史料,修建襄渝铁路牺牲安葬在陕的铁道兵指战员共688人:
紫阳县219人、旬阳县200人、安康县174人、白河县66人、岚皋县21人。
(《铁道兵英烈名录》作者林建军勘察统计,牺牲安葬在襄渝线上的铁道兵指战员是:1365人。)
配属铁道兵各师学生民兵牺牲118人。
襄渝铁路鄂陕川三省牺牲的民兵1706人。
陕西安康各县牺牲民兵924人:安康县221人、紫阳县201人、旬阳县185、岚皋县105人、白河县95人、平利县85人、镇安24人、镇坪8人。
安康博物馆数字史料是严谨准确的,是基于参加襄渝铁路建设,死亡人员抚恤金名单得到的。2011年陕西省发文,对当年参加襄渝铁路建设民工和遗属发放补贴,每人每月55元,每参加修路一年加4元。
统计工作当时在陕南各县是史无前例的,要张榜公示。当年死亡民工的遗属都有资格申请登记。白河民兵牺牲95人是我第一次看到,博物馆史料数字来源准确无误具有权威性。民间及网上资料的18人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安康博物馆展出陕西民兵牺牲人数主要是安康各县。没有列出的,还有50团兰滩施工管段,来自关中的咸阳地区民兵团牺牲18人没有统计在内。
襄渝铁路是烈士们鲜血和生命铺就而成,是建国以来铁路修建死亡人数最多的线路,历史要记住他们,记住铁道兵指战员、记住三线学兵。不要忘记还有来自鄂陕川三省众多来自农村的民工。
2025年6月28日
编辑:方迎欣《白浪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