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共宜宾市委六届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目标。
据悉,宜宾将把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人文景观盛地、生态度假胜地、美酒文化圣地、活力赛事中心、时尚演艺中心、品质消费中心“三地三中心”,推动该市文旅产业加速与世界接轨,更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决定》明确,到2027年,宜宾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全市文化和旅游更加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200亿元、1600亿元,旅游人次超1.6 亿,其中入境游客达10万人次;到2035年,景城相融、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态势基本形成,文化旅游产业贡献更加突出,宜宾知名度、吸引度、开放度、舒适度、满意度显著提升。
“当前国际旅游城市分类,主要有自然风光型、文化型、商务型、生态型,对标这些类型,宜宾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优美的生态风光、多样的特色美食,在城市景观、活动举办、商务会展等领域也有良好的基础,但单一方面还不具备特别突出的优势,因此,我们统筹利用核心文旅资源,明确建设复合型国际旅游城市方向,提出内强底蕴,通过打造‘三地三中心’,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旅标识,着力将宜宾独特地理区位、产业资源与人文底蕴转化为世界级文旅产品,推动宜宾文旅产业加速与世界接轨。”宜宾市相关负责人说。
“三地”是宜宾立足现有优质文旅资源,提升国际国内知名度的核心载体,“三中心”则是宜宾文旅下一步的重点方向,也是吸引游客、提升区域影响力的关键支撑。因此,《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宜宾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全面增强国际旅游城市的内涵和底蕴,进一步鲜明宜宾文旅标识,通过打造“三地三中心”,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加速与世界接轨,以景城相融为导向构建国际旅游城市工作格局。
在打造人文景观盛地方面,宜宾将厚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塑造历史人文与现代美学交融共生的典范城市。打响“万里长江第一城”名片,建好三江口、长江之珠、江之头公园等长江视觉符号,保护开发冠英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开通水上观光航线,传递三江六岸城市慢生活、市井烟火气。赓续红色文化和抗战文化,提升朱德旧居、赵一曼纪念馆、李硕勋烈士纪念馆等阵地红色基因传承功能,打造西南红色研学高地。推动李庄古镇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方位推动宜宾独特风土人情转化为文旅体验,推动苗族蜡染、江安竹簧、川红工夫等非遗工坊提质升级、培育“宜宾手作”非遗公共品牌。支持兴文县、珙县、屏山县开发僰文化和苗、彝民族文化资源,推出户外探险、民俗展演等新业态。
在打造生态度假胜地方面,将支持蜀南竹海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增添亲子户外、夜景夜游等沉浸式体验,打造国际休闲康养目的地。支持兴文石海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培育演艺、音乐、露营等新消费业态,打造“国际喀斯特自然学校”;丰富南溪长江第一湾滨水休闲新业态,推动向家坝高峡平湖打造世界工程旅游景观带;推进翠屏山、白塔山等城市森林保护和开发,植入健身徒步、绿道骑行等休憩休闲元素;沿长江、岷江、金沙江打造100公里绿道慢行系统·持续推进“两岸青山·千里秀林”建设,建成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廊道。
在打造美酒文化圣地方面,以“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为根基,擦亮“中国酒都”文化名片,把宜宾建设成为世界感知中国白酒文化的核心窗口。包括建好东鑫和酿酒遗址博物馆,持续丰富“中国酒肆”文化、展销、消费功能,高水平建设东方酒谷;策划年度、季度、节令性主题特色文化活动,推出系列主题线路:升级五粮液厂区游览模式,开发品酒、酿酒、定制酒等业态,打造“参观—体验—消费”一体化场景;持续办好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支持宜宾酒企扎根海外市场积极布局,传递“中国名酒·世界共享”价值理念,提升宜宾酒的国际关注度、认可度、美誉度。
在打造活力赛事中心上,通过升级场馆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群众运动、培育本土竞技体育、引入高水平体育赛事等举措,坚持以赛会友、以体为媒,加快建设赛事集聚、全民参与、活力迸发的区域赛事中心。具体包括高水平建成投用宜宾赛事中心,适时启动体育公园、体育场建设,支持举办“村超”村BA”等群众赛事,成届制举办长江首城青少年“三大球”体育超级联赛,持续办好长江马拉松、万里长江第一渡等品牌赛事,大力引进CBA、省运会、“川超”等专业性赛事,争取国家级体育赛事在宜举办等。
在打造时尚演艺中心上,通过积极举办群众性文艺活动、支持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有序发展影视产业、推动演艺新空间融合发展等举措,构建现代时尚元素与本土特色文化深度融合的演艺产业体系,建设成渝地区知名的时尚演艺中心。具体包括推出一批音乐剧、歌舞剧等本土文艺精品,支持大型演唱会、知名音乐节等在宜举办,引进话剧、脱口秀等精品剧目,让“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宜宾新风尚。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鼓励影视公司在宜拍摄、留景,支持打造特色影视拍摄基地等。
在打造品质消费中心上,通过实施商圈焕新、培育消费品牌、发展首发经济、提升展会品质等举措,致力打造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商圈和消费场景,加快建设川渝滇黔区域消费中心。具体包括加快重点商业项目建设,引入城市奥莱、汽车后市场等新业态;发布宜宾酒、宜宾茶、宜宾竹品、宜宾水产等一批名优特产、城市好礼;做优“长江首城大河帮”美食品牌,扩大宜宾燃面、李庄白肉、双河凉糕、全竹宴等地方美食影响力;高水平办好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展等品牌展会等。
宜宾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旅产业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对宜宾而言,发展文旅产业重点在促进人民群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方面更好赋能。最终落脚点是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因此,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宜宾将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带动经济增长、富民增收,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劲增长动能和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 | 王春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