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信,在100多年前,主城九区之一的北碚,还仅仅是个只有300来户的小乡场,因为卢作孚的到来,才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可她的秀美与灵动,却是天生的。7000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了缙云山,清晨氤氲在山间的云雾,风中夹杂着几颗奇花异草的种子,落在嘉陵江畔浅水区的三颗,还在石头上开出红胜珊瑚、黄过琥珀、白赛美玉的花来。
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更是让“巴山夜雨”声名远播,自西北而来的嘉陵江,就像是仙女随风而动的裙带。一山一水,让整座城都灵动了起来。山脚下的温塘峡,成了她绝美的注脚。
1800年前,刘备平定益州后,三弟张飞北上阆中,途径温塘峡时被山所阻挡,于是命人在峡的左岸开凿了一条便道,大军穿峡而过,后人称为张飞道。整条古道沿温塘峡逆流而上,到白沙沱古渡口为止,全长约6公里,一半是密林通幽,一半是峡谷江景,成为了网红打卡地,长生滩渡口的摆渡船,坐船的人都排到了百米外,足见其火爆。
但因为有落石隐患,张飞古道被封了。但是,请不要气馁,巡江步道就是它的平替,千年古刹、野温泉、“北海”、卢作孚纪念馆……

坐地铁六号线在北碚站下车,出站步行五分钟到五路口公交车站,坐518路或520路公交车,在北泉站下车,一块巨石上赫然写着北温泉三个描金大字,沿着台阶下来,你就能看到温泉寺,一座因温泉而得名,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刹,远远地,就能听到钟磬声、诵经声。
也许很多人没听说过它的名字,但历史底蕴却很浑厚,始建于南北朝刘宋景平元年,距今超过1600多年历史,北宋时期受朝廷封赐为崇胜禅院。后来,由于山岩崩塌,温泉寺被毁,在明成化年间,按照一门三殿进行了重建。在清乾隆年间,又将山门改建为关圣殿,同治年间又将观音殿改建为铁瓦殿。前些年在修缮的过程中,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
山门也是关圣殿,有人会好奇,道教中的关圣帝君,为什么会供奉在佛寺中。其实,最早的时候,寺院中是没有关圣殿的,一直到武则天时期,禅宗北派创始人神秀在玉泉山建大通禅寺,将关羽封为护法珈蓝神,这也是第一次将关于引入佛教体系。从此,在很多的佛寺中,就都能看到关羽,有的叫关圣殿,有些则是叫珈蓝殿,作为寺院的守护神。
过了山门殿,依次为接引殿、大佛殿、观音殿。在大佛殿也就是大雄宝殿的左右两边,还有药王殿和地藏殿。大雄宝殿中金身的释迦牟尼佛,还是明代时期的造像。
最让人惊喜的是,正中是国运牌位,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基永固、繁荣昌盛、人民康乐、世界和平”,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福。在观音殿的右侧,还有一处石刻园和莲池,只能看到一些宋朝的石刻残躯,碑廊上的字迹有些看不太清,但盘龙柱却是十分精美。
下了公交从北温泉入口步行进来,会遇到一个分叉路口,左边往前是温泉寺,而右边过去是柏联温泉,温泉入口处前行十米,右手边就是数帆楼,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同时也是巡江步道的起点。
巡江步道和张飞古道隔江而望,一路上全是青石板路,雨后虽然有点湿滑,但却显得别有一番风味,凉风习习,山林中不时传来飞鸟的欢鸣,高大的香樟树上,还有花朵飘落下来,酷似仙女散花一般。
路边巨大的岩石上,刻着古代文学大家关于北温泉、缙云山的诗词,驻足、朗诵,也算是跟古人对话,或许几百上千年前,他也曾和你站在同一棵树下。
从数帆楼往前步行几百米,就是一处观赏温泉,成为游人解乏泡脚的地方,从这里左侧的江边小路过去,还有一处野温泉,和对面的张飞泉相对。山脚的岩石上,长着绿油油的青苔,显得既温柔又嶙峋。
从此处开始,一路上皆是悬空的钢架步道,步道的两旁是密林,还有一段两侧是竹海,很有诗词画意。隔江抬望张飞古道,仿佛穿越了千年光景。
继续往前便是金刚碑古村落,从清康熙年间兴街,已有300多年沧桑历史,这里山峦拱翠,古树参天,水流潺潺,古树名木遍地都是,刚路过一颗高大挺拔的黄葛树,前面又迎来百年香樟林,很幽静,童话中的绿野仙踪,在这里也不过尔尔。
金刚碑的江边,有很多的小吃摊,冰粉凉虾、凉面、豆腐脑、狼牙土豆、烤肠一应俱全。如果不着急赶路,找处僻静的所在围炉煮茶,也是挺好的。
过了金刚碑,就都是沿江石板路,伸入江心的防波堤,有种到了海边的既视感,这一带江面宽阔,水流很快也很清澈,有人说,这就是北碚的“海”,简称“北碚”。再往前,就是白鱼石公园、白鱼石和卢作孚纪念馆,路边的芦苇荡,有一人多高。
白鱼石,跟北碚名字的由来有关,北碚嘉陵江边,马鞍山尽头,江水泱泱,波光粼粼,一块巨石斜亘江心。碚石即嘉陵江心那块卵形巨石。“两山相夹曰峡,大石壁立曰碚,长石横江曰梁。”水映石影,江流环绕,此景已成北碚独特的地标,北碚是中国唯一以“碚”命名的城市。
这条路线的最后一站,便是卢作孚纪念馆,在这里,可以让你了解北碚的过去、现在,也能看到北碚的未来,是一个了解北碚必去的地方,不管你是游客还是在碚的学子,亦或者匆匆的旅人,建议你停下来看看。
最早的时候,这里是文昌宫,由于嘉陵江小三峡匪患猖獗,1923年便在文昌宫内设立江巴璧合特组峡防团务局,四年后,卢作孚出任峡防局局长,这里就是他当时的办公地,在这里他开始乡村建设实验,北碚的建设和发展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在抗战爆发后,北碚作为民国政府的迁建地,数千社会名流、文化名人、科教专家聚集于此,也让北碚成为20世纪联合国地图上,与北京、上海齐名的中国文化重镇。
现在的卢作孚纪念馆,保留了建筑原本的风貌,170多根柱头中有20多根是原始柱头,5栋主体建筑包括三重大殿、两侧耳房及吊脚楼组合,里面还有一壁价值连城的汉砖墙,这批砖烧制期可追溯至秦汉。曾是峡防局旧址,也是北碚唯一遗留下来的老建筑。
最后,当张飞古道的烽烟褪作史册里的墨痕,这条蜿蜒的巡江步道正以另一种姿态,在时光的褶皱里铺展成流动的诗行。江风裹挟着千年涛声掠过耳畔,青石板上苔痕斑驳如未干的篆刻,每一步都踏响历史与自然的双重和弦。
在这里,浪花会翻开被岁月洇湿的篇章,峭壁会垂下藤蔓编织的悬念,而你,终将成为这幅山水长卷中鲜活的注脚。
不妨择一个晴天,让巡江步道引领你,走向比传说更动人的真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