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出门玩就是买买买,也有人觉得出门就是拍拍拍,这都没问题。我想说是,在买和拍以外还可以有个啥?在文旅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中国的县区都把文物考古的场所开发出来了,包括史前考古发现、古人类遗址、古墓博物馆、名人故居故里,在河南、山西、湖北、河北、陕西、吉林、四川,这样的地方不少而且有一些还非常震撼。我最近看过的包括一万年的古人类生活遗址、高句丽遗址、楚王墓、女娲庙、三星堆三期馆等都挺震撼。现在不少地方的地级市博物馆甚至区县级博物馆都很开人眼界,例如大家虽然都知道上海博物馆,但是去青浦博物馆复刻出来的宋代能让你了解那个直面东海的大港内外黑白人士繁忙交易的景象。
欢迎关注视频号:光头袁哥的热爱螺旋
去县里面才能吃到好吃的土特产。一方土地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好吃的。我自己在大丰长大,以前都不太感受到本地的鱼汤面有怎么样的好吃,现在周游各地才知道鱼汤面的独特味道。而江苏地头就是靠汤和浇头让它的面和其他地方的面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出来。最近去金华,见识到一县一饼的特色;在江苏常州武进,甚至每个镇的美食都有其流派和风格;在湖北武穴,据说每个镇都有令人难忘的土菜馆;类似的难忘特色土菜几乎在云贵川的每个县的小镇上;长江中上游地区,不同地方的腊肉做法与配方也有自己的差异特色。找特色小馆子是吃县里土菜的关键,但是有个本地好吃的家伙带领也很要紧。为了更好地理解一个地方人的生活习惯,最好能在一个县里的民宿起个大早,到菜市场赶个早市,看看本地都买卖啥菜,顺便在早市或者附近吃个本地早饭,说不定有独特的美食发现,通常早市上的地道本地早餐很令人印象深刻。有本地朋友带路,去本地人家吃顿家常饭也是难得的体验本地地道美食的机会。
有一个典型游客不怎么注意的观赏点是本地的企业,现在不少企业无论是老字号还是高新科技企业,都开辟了产业旅游通道。药和肉肠怎么做出来,芬太尼是啥,还有碳纤维材料的生产工艺、汽车组装流程、旅行箱的制作,以及蟑螂大规模养殖、牛奶黑灯工厂、新材料黑灯实验室,工厂参观是学习科学新知、体验技术前沿、了解产业后台、寻找职业机会的好渠道。我自己每年现场看的企业和工厂超过100个,看企业感受产业变化,这种旅行体验很积极进取。如果我们顺便参观三线建设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等了解我们国家曾经的产业历史,我们会对现在看到的东西更有感慨与感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