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边界,博物馆功能外溢,让文化随行。2025年7月3日至10月8日,朝阳区博物馆季全面展开,其中,“文脉随行 遇见博物馆”活动以独特的创新理念与落地实践,将区内多家顶级博物馆的精华展览精心提炼,转化为灵动展板与互动内容,精准输送至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让深厚文脉在触手可及的日常场景中生动流淌、润物无声。
展览“破圈”流动,文化浸润多元场景
“文脉随行”项目是本次博物馆季的核心创新举措。活动突破物理围墙,将优质文化资源进行专业二次萃取,转化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移动展览与互动体验,精准投放至与市民生活高频交汇的八类代表性场景。
枢纽驿站载史诗:朝阳站内,中国铁道博物馆“那些年我们的铁道记忆”展,让旅客在步履匆匆间回望中国铁路壮阔征程。
体旅赛事展新姿:借“最朝阳”网球节契机,DT51体育文创市集融入网球博物馆主题互动展及AI互动体验,彰显体育精神与文化传承的融合魅力。
商旅空间承绝艺:国玉大酒店大堂陈列北京工艺美术馆·北京非遗馆“燕京八绝那些事”主题展,向商旅人士展现宫廷技艺的极致匠心。
潮流商圈汇精粹:蓝色港湾化身博物馆集群,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紫檀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精品文物巡展,配套特色手工体验,让公众在休闲中触摸文化瑰宝。
菁菁校园育新苗:朝阳实验小学校园内,北京民俗博物馆的“二十四节气”展览化身行走的传统文化课堂,少年学子在课间即可感知四时流转的天地智慧。
烟火社区蕴匠心:八里庄街道朝阳无限社区空间内,观复博物馆“泥火幻化·中国古代陶瓷展”融入市井生活,居民于家门口邂逅千年窑火淬炼的东方美学。
历史名园品时光:日坛公园古树浓荫下,北京民俗博物馆“物说节气”展板与自然时序交相辉映,市民漫步间体悟“天人合一”的古老哲思。
文创沃土焕新韵:浩华文创园内,北京民俗博物馆“日月星转”展览为创意空间注入古老时间哲学,激发艺术灵感。
润物无声滋养,激活文化“双向奔赴”
这一创新实践,旨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精髓深植于现代生活肌理。当市民在赛事活动、车站中转、酒店小驻、校园求知、公园漫步、商圈休闲、社区休憩、园区创作时,高品质文化内容以最便捷、最生动的姿态触达眼前,极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渗透力与吸引力。历史知识、审美意趣、民族智慧在一次次不经意的“遇见”与互动中得以传递、共鸣与内化,有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活态传承。
与此同时,“文脉随行”亦是赋能博物馆、引流潜在观众的战略性探索。它将各馆的精华内容以轻量化、场景化的形式推向广阔天地,成为强有力的“文化预告片”与“兴趣引燃点”,有效激发公众对源馆的深度探访兴趣,为博物馆自身导流高质量观众,实现文化惠民普及与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联动与良性循环。
深耕“博物馆之城”,朝阳文脉生生不息
“文脉随行 遇见博物馆”是朝阳区加速构建“博物馆之城”、深入推动“文旅+百业”的生动实践与创新样板。它以创新思维打破空间藩篱,让博物馆资源真正流动起来、下沉下去,在市民最熟悉的日常场景中搭建起无数座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这种“文化在身边”的浸润式、互动式体验,不仅显著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维度与新边界,更深刻彰显了朝阳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兴城”的坚定决心与卓越行动力。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夏天与金秋,诚邀您放慢脚步,在朝阳的街角巷陌、生活驿站,与流动的文脉不期而遇,共同感受朝阳“博物馆之城”深沉灵动的文化脉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