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千古西辽河 万象通辽城”通辽市第三届西辽河文化节在奥体中心体育场开幕。
开幕式在一曲悠扬的《北疆河韵》中拉开帷幕,随后歌曲《爱在西辽河畔》、舞剧《黄金面具》、科尔沁民歌《东山哥哥》等十余个极具地方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内容丰富多彩,高潮迭起,在炎炎夏夜为观众献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化视听盛宴。
7月18日晚,通辽市第三届西辽河文化节开幕式现场。
演出结束后,以“河韵千年—悦来通辽”“文明之光—盛世华章”为主题的大型烟花秀表演在奥体中心广场绽放,以炽热焰火点燃新时代的豪情,展现西辽河的悠久历史与通辽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通辽市大力弘扬北疆文化,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打造“悦来通辽”文旅品牌,A级景区达到37家,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入选“中国之路”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悦来河街区获评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奈曼旗被评为自治区首批旅游名县,“西辽河畔文明曙光”非遗体验之旅为全区唯一入选2024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文旅加百业的深度融合,绘就了“千古西辽河,万象通辽城”的壮美画卷。
7月18日晚,奥体中心体育场周边美食品鉴活动。
本届文化节由通辽市委、市政府主办,通辽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承办,为期一个月。文化节整合文、旅、体、商、农优势资源,围绕文艺展演、文化交流、文体赛事和文旅消费等推出28项特色活动,创新打造全面展示西辽河文化、充分激发消费活力、广泛传播城市形象的品牌节会,将形成全市联动、盛惠全民、悦购通辽的强劲效应,进一步弘扬北疆文化,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通辽市将持续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将文化软实力进一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努力在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进程中展现通辽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薛一群 鲍庆胜
新闻编辑:赵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