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县是广西贺州市市辖县,地处广西东部、桂江中游,东经110°34'~111°19',东邻贺州市八步区,西靠梧州市蒙山县,东南与梧州市苍梧县接壤,西南与梧州市藤县交界,北与桂林市荔浦市、平乐县和贺州市钟山县相依。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建设平安广西先进县和自治区文明城市。黄姚古镇是千年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县境内还有大广原始森林、五叠泉瀑布、马三家瀑布、黄花山温泉、孔明岩、出气岩、九如洞、北陀古墓群、天然睡佛、桂江风光等景区。#广西#
历史沿革
昭平县古属百越地。秦时属桂林郡,汉时属苍梧郡。汉时,今昭平县域沿马江以上的广大地区属临贺县,沿马江以下少部分地区则属猛陵县。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孙权置临贺郡,统领临贺、冯乘等县。两晋和南朝宋、齐,昭平均为临贺、猛陵两县地,分属临贺郡、苍梧郡。从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年)至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今昭平县域曾设龙平、安乐、宁新(归化)、博劳、荡山、豪静、开江(马江)、猛陵、思勤等县,先后分属静州、梁寿郡、静慰郡、乐梁郡、东静州、武城郡、开江郡、阴石郡、石州、逍遥郡、梧州、富州、始安郡等。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龙平县改名招平县,后定名为昭平县,隶属昭州,这是昭平县得名之始。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昭平县复名龙平县,仍隶属昭州。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撤龙平县并入平乐县,其他设昭平里和马江里。明万历四年(1576年),分平乐、富川两县的一部分,置昭平县;次年又划贺县四屯及苍梧、藤县一小部分入昭平县,属平乐府。明万历四年(1576年)以后,昭平县名沿用至今。1916年,设立钟山县,将昭平下辖二区划归钟山县;民国时期昭平县属平乐府。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之前属平乐专区,1958年之后属梧州专区、梧州地区,1997年属贺州地区,2002年归贺州市管辖。
历史沿革
明万历四年(1576)复建昭平县后,将全县划为九里半,即昭平里、马江里、招贤里、二五都、文化里、宁化里、恩来里、上五都,见龙里、王羌里。每里十排,唯王羌里仅五排,是谓半里,全县十五排。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分昭平里增设仙回里,全县为十里半。
清咸丰十年(1860),兴办团务办团。全县分10个区,以预、备、财、恒、足、区乡关、防、乐、太、平10个字为区名。民国初年,因清制。民国6年割防、乐2个区入钟山县,昭平县辖8个区。
民国18年,分预区在附城增设城区,全县9个区,区下设团(唯足区设乡和段),计60团10段4乡。再下设630村6排13坊9街。是年推行保甲制度,在村、排、坊、街下编户设甲,全县编为1812甲。详见下述:
城区迎恩、庆恩、驿前、安乐、升平、华居、南关、迎秀、福恩、土城、南池、东宁、西宁等13坊75甲(坊为村级制)。
预区明源、大壮、练滩、临江、东岸、荆竹、利步、江口、古站、勤江等10团73村211甲。
备区万福、永福、富裕、万宝、福田、河井、小洲、五将、仁和、平福、西南、宝安、古店、常安、古袍等15团159村388甲。
财区马江、木格2团15村1街6排181甲;恒区富罗、思乐、石齿、陈屯、金龙、上江口、四龙、大沙、砂子等9团83村1街143甲,
足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乡;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段等4乡10段24村102甲:
关区平安、同安、共庆、万安、界塘、北莱、永宁、西平、太平、保安、安善、保善、凤凰等13团192村7街454甲。
太区上团、中团、下团、佛登、丹竹、桂花、蓬冲、大广、古哲等9团48村103甲;
平区上团、下团等2团36村55甲。
民国20年,全县划为15区556村1832甲。
民国22年,全县划为3区24乡(镇)232村(街)2334甲。民国23年,划界塘乡风律村为县政府直属公安村。至38年,乡(镇)建制不变,村(街)时有变动,全县分设3区24乡(镇)229村(街)2321甲。
1949年12月昭平解放后,沿用民国后期区划,名称依旧。1950年4月设4个区管辖,其中:
一区(驻县城),辖城厢镇、明源、东岸、庇江、桂花、仙回1镇5乡;
二区(驻巩桥),辖黄姚镇、保善、樟木、潮江、界塘、西坪、巩桥1镇6乡;
三区(驻北陀),辖马江、木格、富罗、镇南、北陀、九龙6乡;
四区(驻五将),辖古袍、五将,利扶、富裕4乡。
1951年6月,全县增至10个区,仍辖23个乡(镇)。1951年10月后,划为86个小乡(镇),1953年5月增至94个小乡(镇),7月又缩减为91个小乡(镇),1953年7月,五区(保善)和六区(樟木)并为五区,分九区(马江)的木格乡成立六区。
各区小乡有部分调整,一区把古站并入江口乡,上洞并入上岸乡,二区治从桂花迁入文竹,后称文竹区。
1956年3月,平乐县古营乡的黄洞划归昭平县三区走马乡辖,四区(黄姚)划岩头归界塘乡,划五区文洞乡、六区中洞乡归四区辖。
1958年6月9日,人民公社建立,实行政社一合,全县分设上游、东方红、社队超美、跃进、东风、五将6个人民公社、41个大队。11月,又全部改为以公社治地为社名。即:城厢、北陀、富罗、黄姚、马江、五将公社。
1959年5月至9月,将城厢公社分为城厢、文竹、走马3个公社,全县共8个公社、88个大队。
1960年3月开展整风整社,体制下放,全县又调整为11个公社,即:龙坪、文竹、走马、黄姚、樟木、北陀、富罗、木格、走马、五将、城厢;划分239个大队。1961年5月,又划为21个公社313个大队。
1962年9月恢复区、乡建制,全县设10区1镇102小乡(公社)。区为公所,乡为政社合一机构,乡人民委员会即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城镇为乡级建制,干部按区级配备,各区辖乡如下:
龙坪区:龙坪、马圣、大壮、江口、上岸、富裕、裕礼、裕益、塘山、玉河、福登。
文什区:桂花、大广、文竹、鹿鸣、大中、古盘、七冲、茅坪、纸社。
走马区:走马、裕路、西坪、东坪、佛丁、联安、黄胆、庇江、庙枒、福行。
黄挑区:界塘、皇竹、文洞、北菜、巩桥、笔头、中洞、古碌、崩江、凤律、白山、黄姚镇。
棹木区:营盘、黄屋、太平、大同、四和、三江、樟木、新华、湖江、平田、樟村、水龙。北陀区:民福、风清、乐群、立教、善政、大龙、大贤、平思、良佑、山秀。
富罗区:瑶山、砂子、百宜、富罗、思乐、镇南、金龙、石齿、三合。
马江区:清洲、湾岛、古袍、沙婆、新兴、沙冲、江塘、盘古、熊埠、马江镇。
木格区:富约、木格、盆石、大洞、古池、中平、进源、高车、鹿坡。
五将区:庆安、利扶、南荣、古店、南兴、良丰、五将、文曲、仁德、恭城。
1963年至1984年6月、区乡的称谓有所改变、但区的行政区划没有变动,乡(公社)有个别调整。1963年,龙坪区的玉河、福登两个乡并为玉河乡,文竹区的纸社由乡改为大队。走马区的佛丁、福行两个乡并为佛丁乡,富罗区的金龙、镇南两个乡并镇南乡。马江区的沙婆、古袍两个乡并为古袍乡,五将区的庆安、利扶两个乡并为庆安乡,全县共11区(镇)96个小乡。
1964年至1965年,北陀区撤销良佑乡,其地并入善政乡。樟木区新划佳田乡,五将区的庆安、利扶又分开两乡,其他不变,全县共97个小乡(公社)。
1966年至1967年,“四清”地区的马江、木格两区改称公社,所属乡改称大队,城镇人民公社改名为昭平镇人民公社,按区级镇建制。马江公社新划花罗、枫木、古岛、沙婆4个大队,木格公社新划招林、大旦2个大队,昭平镇公社新划红旗大队,其他不变,全县共8个区8个公社104个小乡(马江等3个公社称大队)。
1968年至1979年年,全县各区改为公社,乡改为大队,龙坪公社玉河、福登分开为两个大队,并增马圣纸社大队。走马公社的佛丁、福行分开为两个大队,樟木公社新划莲塘大队,北陀公社恢复良佑大队,富罗公社的金龙、镇南分开两个大队,五将公社新划新旺、平水、四旺大队,撤销利扶大队,全县共11个公社113个大队。
1980年至1984年6月,龙坪公社新划上楠大队,文竹公社新划茶山大队,走马公社新划森冲、利济大队,黄姚公社新划罗望、岩头、杨村大队,樟木公社新划中央洞、凤凰、美村、九如、鹧鸪大队,北陀新划观音、敬业大队,富罗公社新划牛角、富强大队,马江公社新划东旺大队,五将新划天保、河井大队,全县为133个大队3666个生产队。
1984年7月,昭平撤社建乡,建立乡(镇)政府,全县将11个公社划为14个乡、3个镇,155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居民委员会3个),村(居)民小组3276个(其中居民小组107个)。
1987年7月,全县乡(镇)建制不变,把村委会改为村公所,作为乡(镇)派出机关,再在村公所所属各自然村建立村民委员会。昭平镇2街改为2路,下再分设8街,昭平镇2路和马江街、五将街为行政街。全县155个行政村(街),其中151个村公所,4个街委会。共456个村委会,11个居委会,3381个村民小组,107个居民小组。
1989年增设樟木林乡的高岩村公所。至此,全县划分156个行政村(街),其中152个村公所,4个街委会,456个村委会,11个居委会,3485个村民小组,107个居民小组。
1996年,昭平县面积3273平方千米,人口约37万人。辖8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昭平镇、文竹镇、黄姚镇、富罗镇、北陀镇、马江镇、古袍镇、五将镇、富裕乡、仙回瑶族乡、走马乡、庇江乡、巩桥乡、樟木林乡、凤凰乡、九龙乡、木格乡。县政府驻昭平镇。1996年,昭平县辖8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昭平镇、文竹镇、黄姚镇、富罗镇、北陀镇、马江镇、古袍镇、五将镇、富裕乡、仙回瑶族乡、走马乡、庇江乡、巩桥乡、樟木林乡、凤凰乡、九龙乡、木格乡。
2005年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调整昭平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撤销富裕乡,整建制并入昭平镇,昭平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庇江乡,整建制并入走马乡,走马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巩桥乡,整建制并入黄姚镇,黄姚镇政府驻原巩桥乡巩桥村;撤销九龙乡,整建制并入北陀镇,北陀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古袍镇,整建制并入马江镇,马江镇政府驻地不变。
2015年全县总面积3 273km2,辖7个镇,5个乡和159个村(街、社区)委会。2010年末,总人口43.7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7.59万人,有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为3.9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1%。
2021年昭平县辖9个镇,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昭平镇、黄姚镇、马江镇、文竹镇、富罗镇、北陀镇、五将镇、走马镇、凤凰乡、木格乡、樟木林镇、仙回瑶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地昭平镇。
大美广西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