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把名人故居打造成复合型文化体验空间,实现“静态展览”向“沉浸互动”转型,让市民游客与百年人文“撞个满怀”——
名人故居场景升级,“解锁”文旅新体验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日前,在福山支路5号的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内,一场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为特色的社教活动举行,来自青岛超银中学的同学们生动演绎了课本剧《戊戌风云少年志》。头发花白的老人、衣着新潮的年轻人、跟随父母暑假出游的孩子们……人们循着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凝神站定于庭院,一同踏入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散落于城市中的名人故居是青岛百年人文岁月的生动见证。如今,人们在青岛名人故居的游览早已不止于“参观”二字:捧一杯咖啡、逛一次市集、走进沉浸式戏剧……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当下,名人故居也不断“解锁”着新的“打开方式”,往昔沉睡的故事,重新变得鲜活。
打造沉浸式体验
为了创新名人故居活化利用新路径,探索博物馆文旅融合新模式,今年暑期到来之前,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所属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悉心打磨剧本,策划推出了《戊戌风云少年志》课本剧演出活动,并提供演出剧本、服装、道具、音响。自活动开放报名以来,10个场次的名额很快报满。
青岛超银中学的学生在康有为故居纪念馆表演课本剧《戊戌风云少年志》。
穿上戏服,化身维新志士,借由课本剧演出,同学们近距离触摸跨越时空的历史脉络,用真挚的情感、极富感染力的表演让书本中的人物和事件变得生动鲜活,也在表演中对先辈们的理想与奋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共鸣。“通过参与课本剧演出和对康有为故居的实地探访,我们与历史对话,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参与演出的青岛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2023级一班学生付佳芮说。
这样的文化体验活动缘何赢得青睐?班主任吕雁的感受得到了现场很多家长的认同。“以往,同学们对名人的了解大多来自课本,其实是有距离感的,而青岛拥有得天独厚的名人故居资源,不妨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同学们走进来感受一下,不仅可以深入了解青岛的城市底蕴,更可以让他们在点点滴滴中受到触动,不断向前。”吕雁表示。
纪念馆的沉浸式体验不仅在课本剧里,也在展厅中。踏进展览现场,文物数字多宝阁的电子屏前总围着不少观众,只需指尖轻触屏幕,即可对文物深入了解。“现在,走进名人故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为了让大众以更喜爱的方式了解名人历史,我们加强了与国内名人故居纪念馆的文化联动,联合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共同举办的《写生入神——徐悲鸿与康有为书画作品特展》正在展出。”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助理馆员邹文杰介绍,一系列创新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沉浸式体验,也带动了整个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客流的增长,探索着博物馆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其实,和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的新尝试一样,岛城的名人故居活化利用中,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方向。
老舍故居位于黄县路12号,已被辟建为骆驼祥子博物馆。2024年,首部街区沉浸式话剧《寻找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博物馆及黄县路街区精彩上演,曾掀起沉浸式文化体验的热潮。以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特别策划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以“文脉寻踪——老舍与青岛的文学散步”为主题的数字产品上线,通过AR技术将老舍在青岛的文学足迹与现实地标叠加,实现穿越场景联动,让更多人感受老舍笔下青岛的独特韵味。今年暑期,骆驼祥子博物馆将面向中小学生推出30场公益研学活动,通过情景剧表演、手稿临摹、馆长领读等互动方式,让文学经典浸润童心。
市民游客打卡骆驼祥子博物馆。
坐落于莱阳路28号的张玺故居现辟建为鲁作家俱博物馆对外开放。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家具的器物之美,感受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体会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丰富的文化活动也是一大亮点。特色的音乐雅集别开生面,古琴与小提琴的弦声交错,带来古今交融的对话。
名人故居“活”起来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丰厚的人文积淀,全市现有名人故居5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近年来,青岛高度重视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部分名人故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并向公众开放,为青岛名人故居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发展基础和独特优势。
张玺故居现辟建为鲁作家俱博物馆对外开放。
如何让名人故居真正“活”起来?从挖掘文化内涵、创新体验形式等入手,岛城名人故居不断“解锁”着观众的文旅新体验。
走进位于龙江路7号的赵太侔故居,仿佛进入了青岛老城漫画墙街区的“隐藏副本”。如今的赵太侔故居,已经成为一座集名人展览、戏剧体验和休闲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历史气息浓厚的沉浸式空间内,丰富有趣的文化体验带来“历史+潮流”的混搭玩法。在这里,市民游客不仅可以逛文创市集、购买青岛元素浓郁的文创好物,还可以加入到高频次举办的非遗体验、即兴喜剧、特色沙龙、社交派对等活动中,感受老建筑的新活力。
赵太侔故居院内的文创市集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
结合当下年轻人喜爱的“集章打卡式”出游,以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动康有为故居纪念馆、老舍故居、赵太侔故居、王统照故居、华岗故居、闻一多故居、周叔迦故居推出了“名人故居漫游”护照集章打卡活动,掀起“名人故居热”。其间,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举办了“有为空间站”名人故居IP主题快闪活动,增设文创快闪铺、有为空间站快闪咖啡等文化消费,带给市民游客全新文化体验。
“顺着路线全部完成打卡,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感觉对青岛的历史文化又多了一点了解。”“限定款文创产品真的很有趣,金属书签非常有创意,真正感受到名人故居也开始变新潮了。”……参与活动的市民游客纷纷点赞。
与此同时,循着主题游径,名人故居的“打开方式”越来越贴近生活。走进鱼山路36号院内,“馥郁百年的人文气息”展览以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文字解说,将童第周、束星北、丁西林、冯沅君和陆侃如等院落里曾居住过的名家故事娓娓道来。院落的一侧,绿意掩映下是一家名为“故居咖啡”的咖啡馆,这里正是冯沅君和陆侃如的旧居所在。走进咖啡馆,冯沅君的小说《春痕》摆放在古朴的家具上。
“我们没有动整个房间的布局,在这样的老房子里坐着喝咖啡、品茶,别有一番韵味,连时光都慢下来了。在产品上,我们也希望能够与故居的文化特色相呼应,以院落里百年未散的人文余韵为灵感,我们推出特色产品‘铁观音雪松Dirty’,用繁复的制作工序沉淀出醇厚口感。”老板付辉表示,旺季以来,店内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客流量,由于近期韩国游客较多,菜单上还贴心标注了韩语,中外游客在这里可与岛城的百年人文“撞个满怀”。
“接轨”文旅市场
围绕名人故居,公众的目光始终热切。人们不仅关心它们修得好不好、能不能走进去,更盼着这些老建筑能有新活力——如参观能不能更方便,能不能多些让人愿意常来的新玩法。
梳理全市50处名人故居,目前,已经设展开放的有8处,包括康有为故居、老舍故居、王统照故居、赵太侔故居、华岗故居、张玺故居、闻一多故居、吴郁生故居。列入主题游径的有7处,包括熊希龄故居、束星北故居、冯沅君和陆侃如故居、童第周故居、丁西林故居、沈鸿烈故居、杨振声故居。如何在“保护好”的基础上“活化好”,各方都在做一些尝试。尤其是在绝大多数故居都是公益性场馆的情况下,运营方也在为周边文旅积极赋能。
在观海二路49号,山雨咖啡与王统照故居比邻而居。主理人陆小白对老城有着深厚的文化情结,以王统照小说《山雨》为咖啡馆命名。“天气凉爽些的时候,我们这里活动非常多,读书会可能一个周末能有3场。依托咖啡馆,我们还会开展老城区City Walk和研学的活动。暑期我们推出一些面向游客的City Walk线路,聚焦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特色,行程大约2小时,兼顾游客多看多体验的需求。”陆小白介绍,之所以选址于王统照故居附近,离不开这里独一份的文化属性——可以很好地将各种文化体验活动融合,营造出不同的文化场景。而正是在王统照故居氛围的浸润下,不少顾客在这里感受着文学的魅力,慢慢培养起阅读习惯。与此同时,咖啡馆也成了不少市民游客多次打卡王统照故居的落脚点。
王统照故居内,老建筑和休闲业态巧妙融合。
作为城市文旅活动策划人,陆小白对岛城名人故居发展充满期待:“希望各个故居都能多做些活动,通过多业态融入打造复合型文化体验空间,将故居空间的使用率提高,吸引更多游客抵达。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摸索,除了政府扶持,更需自身运营能力的提升。青岛有很多故居,我们正在努力让故居更开放,让年轻人走进去。”
“青岛的名人故居群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若能升级鱼山路周边文化名人故居游,把鱼山路、大学路区域打造成集历史文化、教育研学、旅游体验于一体的新地标,再激活老街夜游经济,添上夜市、夜戏、夜演等新场景,或许能掀起青岛文旅的新潮流。”作为资深旅游行业从业者,明游天下国际旅游投资(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袁基安深度思考后给出建议,“只要改善现存旅游线路规划、客流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再设计出创新旅游产品,完全有条件打造出一条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新线路。”
来自从业者的观察和建议,正与文旅部门的规划不谋而合。接下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协调多个部门和单位,围绕名人故居开发利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和推动工作,对名人故居文化资源创新性开发,制定名人故居开放、运营的规范和标准,力争将青岛名人故居游打造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片,为城市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文 王雷/图)
今夏沉浸式体验青岛名人故居
青岛现有50处名人故居,已经设展开放的有8处(康有为故居、老舍故居、王统照故居、赵太侔故居、华岗故居、张玺故居、闻一多故居、吴郁生故居),列入主题游径的有7处(熊希龄故居、束星北故居、冯沅君和陆侃如故居、童第周故居、丁西林故居、沈鸿烈故居、杨振声故居)
福山支路5号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
策划推出《戊戌风云少年志》课本剧演出活动,并提供演出剧本、服装、道具、音响;联合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共同举办的《写生入神——徐悲鸿与康有为书画作品特展》正在展出
黄县路12号
老舍故居:
已被辟建为骆驼祥子博物馆,暑期将面向中小学生推出30场公益研学活动,通过情景剧表演、手稿临摹、馆长领读等互动方式,让文学经典浸润童心
莱阳路28号
张玺故居:
现辟建为鲁作家俱博物馆,除了可以欣赏家具的器物之美,丰富的文化活动也是一大亮点,特色的音乐雅集带来古今交融的对话
龙江路7号
赵太侔故居:
已成为一座集名人展览、戏剧体验和休闲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历史气息浓厚的沉浸式空间内,丰富有趣的文化体验带来“历史+潮流”的混搭玩法
鱼山路36号院:
“馥郁百年的人文气息”展览以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文字解说,将童第周、束星北、丁西林、冯沅君和陆侃如等院落里曾居住过的名家故事娓娓道来;冯沅君和陆侃如的旧居已被改造为咖啡馆
青岛日报2025年7月23日3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