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说屈原是韩国人,粽子起源于韩国。截至2025年7月,韩国成功申请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5项挪用了中国文化。已经被中国提交的137项证据质疑。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审查当中。很多网友都调侃,宇宙都是韩国的。
但你们知道韩国的根在哪吗,答案就藏在上海!
坐标,上海!黄浦区马当路,有一座“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对于韩国人而言,这里如同他们国家的发源地,不少韩国游客到上海都会专门打卡拍照,还有人举着韩国国旗合影。就连朴槿惠、卢泰愚、金泳三这些韩国前总统,只要来到上海,也一定会到这儿参观。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要想弄清楚这段历史,我们得先把时间拉回到1636年。
1636年。当时,清军一路进攻到朝鲜半岛,朝鲜无奈之下,只能成为清朝的附属国,这种大哥带小弟的关系,一维持就是两百年。后来清朝国力日渐衰弱,日本便开始盘算着吞并朝鲜。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被日军击败,彻底失去了对朝鲜半岛的话语权。朝鲜国王趁机称帝,建立了“大韩帝国”。
然而,大韩帝国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原本他们想借助俄国来制衡日本,可没承想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被日本打败。没了俄国这个对手,日本更加肆无忌惮。成立仅11年的大韩帝国,就这样走向了灭亡。
1910年8月22日,日本强迫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从这一天起,朝鲜半岛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开启了长达35年的黑暗殖民统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19年3月1日,大韩帝国反抗人士爆发了“三一运动”。两百多万人走上街头,抗议日本的殖民统治,还有人拿起武器发动起义。但当时日本在朝鲜半岛驻有大批军队,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为了继续与日本抗争,一部分人只好逃到国外,而中国就成了他们的避难首选。
可是,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呢?这要从当时中国的大环境和态度说起。
20世纪初,中国自身也处于混乱之中。辛亥革命刚刚推翻清政府,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的新思想才开始出现。国内军阀混战不断,国外列强也时常来骚扰。但正因为中国饱尝被侵略的苦楚,所以特别能理解朝鲜人民的处境,打心底里支持他们争取独立。
而这帮逃出来的大韩帝国有志之士之所以选择去上海,完全是因为上海在当时有着诸多优势。
1843年上海开埠后,逐渐发展成为远东知名的大城市,交通十分便利!无论是国内的陆路、海路出行,还是坐飞机出国,上海都是必经之地。在国外印好的反日宣传材料,也能通过上海送到国内。革命者在这里遥控指挥斗争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上海有很多外国租界。日本的势力再强大,也无法延伸到租界里。此外,上海外国人聚集,消息传播迅速。在这里发声,很快就能引起国际关注。
所以“三一运动”失败后,大批大韩帝国的爱国志士为躲避日本的追捕,纷纷逃往上海。他们深知,要想继续抗日独立,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组织。1919年4月1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正式在上海成立。
这个临时政府成立后就明确了目标。
首先,抛弃旧有的君主制,建立民主政权。
其次,坚决打击日本侵略者,甚至计划暗杀日本高级官员。
最后,积极争取国际支持,让更多国家关注并援助韩国独立运动。
这些,就是临时政府接下来要着重推进的事情。而他们的决心也并非只是“花架子”,成立后立刻就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决心。1932年1月,他们派李奉昌前往日本,趁着日本天皇裕仁阅兵时,果断扔出手榴弹。虽然没能伤到天皇,但这一行动,给日本带来了极大的震动。短短几个月后,另一位勇士尹奉吉再次出击。他找准机会,朝着日军高官人群中扔出炸弹。爆炸瞬间,2名日本高级官员当场被炸死,3人炸伤。尹奉吉也被日军逮捕。
日本察觉到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反抗行动日益增多,对他们的监视和抓捕也变得更加疯狂。他们在上海实在无法继续停留,只好搬到杭州。后来,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临时政府不断迁移,从南京到长沙,从广州到柳州,最后一路辗转到了重庆。在那里,他们坚持到了日本投降的那一天。
终于苦尽甘来。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中美两国的帮助下,临时政府的人员回到了朝鲜半岛,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也就是现在的韩国。
因此,韩国宪法里才会明确写着“继承三一运动建立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法统”。对韩国人来说,上海的这个旧址就像国家的根,既承载着祖辈们为争取独立而抗争的岁月,也见证了中韩携手抗日的深厚情谊。韩国反复强调继承临时政府法统,其实就是想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如今,这座藏身于上海街巷的建筑,早已成了韩国人跨越百年的精神坐标。很多韩国游客特意大老远跑来,就为了来这里走走看看。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旅游,更像是听爷爷奶奶讲过创业的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