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字塔的塔尖迎来第一缕阳光
沉湖的鳙鱼一个溜身钻进藕塘
三星堆的太阳神鸟展翅北去
伯牙子期的琴弦又谱了一曲
发生在北纬30°的神奇故事
就在蔡甸 精彩呈现
在这条神奇的纬度带上
蔡甸钟灵毓秀
今天跟随小编一起看看
蔡甸的神奇物语吧
【源在蔡甸】——高山流水遇知音
北纬30°是文明的密码本,四大文明古国写下灿烂篇章,而楚文化、知音文化就在蔡甸扎根兴茂。
新石器时代的尸骨台、鲢鱼台遗址,土层里还埋着先民打磨的石器;武汉博物馆镇馆之宝——商代凤纹方罍,从永安出土时,纹饰里还裹着 3000 年前的青铜寒光;而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更是穿越千年,成了中华文化关于“知音”的最美注脚。
这些历史碎片拼出的,是蔡甸人骨子里天生的文化自信,也是流淌在血脉里的诚信感恩、开放包容。
【食在蔡甸】——此物只应天上有
北纬30°是最适合动植物生存发展的纬度带,是大自然偏爱之地,这条“黄金种植带”给了蔡甸最慷慨的馈赠。
藕出蔡甸,香飘千年。作为“中国莲藕之乡”,蔡甸人与莲藕的缘分已延续千年。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蔡甸人就在塘边琢磨:怎样让这泥里的宝贝更清甜?
在长安,与同样作为贡品的荔枝一样,蔡甸莲藕风靡一时。据传,青莲居士李白泛舟云梦泽,也曾品尝蔡甸莲藕,留下了“藕断丝连”的故事。
如今,蔡甸藕汤四季飘香,粉糯可口;沉湖鳙鱼甩尾间带起晨雾,肉质紧实得能鲜掉眉毛;藜蒿带着露水清香钻进菜篮,豆丝在铁锅里滋滋作响唤醒乡愁。
“蔡甸莲藕”“沉湖鳙鱼”“蔡甸藜蒿”“蔡甸豆丝”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是大自然赐予的珍馐,更是蔡甸人用勤劳擦亮的金字招牌,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蓝图里,这些舌尖上的瑰宝正串起富民产业链。
【诗在蔡甸】——风光不与四时同
北纬30°藏着地球的惊天魔术:珠穆朗玛峰直刺苍穹,马里亚纳海沟深潜幽暗,而蔡甸,是这魔术里温柔的一笔。
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沉湖国际湿地每年迎来数万只候鸟,雁群掠过水面,翅膀扇动晨光,写下动人诗行;芦苇荡里,风一吹就摇出“蒹葭苍苍” 。
从群鸟翔集的“候鸟天堂”,到接天荷叶无穷碧的万亩荷塘,从国家级森林公园九真山,到“绝胜华清礜石池”的索河温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蔡甸变成了最让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势在蔡甸】——长风破浪正当时
建开放蔡甸,结全球知音。今天的蔡甸,“国际范”越来越浓、“朋友圈”越来越大、“原生态”越来越美、“新经济”越来越好。
中法生态城的能源站吸收着北纬30°的阳光,中德产业园的机器奏响开放的乐章。蔡甸这座千年古城,正以东部“四城一园”激活主引擎,西部“六街一乡”积蓄新动能,“强东兴西”新格局引领全域高质量发展。
从“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话,到“中法合作”的生态新城,蔡甸的发展势能,如春潮般奔涌向前,在“四大比拼”的昂扬势头里,落子有声,行稳致远。
流水千年 传唱知音相遇
支点建设 再谱蔡甸新篇
在这隅自然天地中
在这方人文厚土上
在神奇神秘的北纬三十度
与蔡甸相互奔赴!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李江萍)
(来源:湖北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