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圩之战,是抗战时期,1944年10月前后,在桂平境内发生的一场最大对日作战战事,是桂柳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参战双方主要为国64军,鬼子第23旅团(期间双方都陆续有其他不同部队参战,如我46军,盟军,敌22师团等)。
结果,双方在蒙圩周边多个区域进行战场反复争夺,都损失惨重,最后我方因误判没达成原来的战略意图,但中间有个反攻战,重创此区域的鬼子部队,其中毙鬼子大队长少佐一名,伤中伤一名;而日军同样出现了误判,从而被“反攻”造成重大伤亡,最后占据蒙圩,并以残军支援了柳州的鬼子部队。
关于此战,网上有很多详实过程介绍,以及战争的分析,这里就不一一复制粘贴,资料堆砌了。就说此战对于蒙圩区域的重要影响。
1944年,鬼子制定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计划,欲从河南一直打到广西,此间各大小战事,史称豫湘桂会战,到9月,10月,发起了对桂林,柳州,南宁的进攻,史称桂柳会战(日方资料为广西会战)。
鬼子带着长衡会战胜利的势头,直入广西,这是抗战时期鬼子第二次入侵广西。
由于重重原因,我方在桂林,柳州一带损失惨重,但还是与鬼子形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鬼子令其23旅团由广东分水陆两路西进广西,以策应其桂柳地区的部队。而此两路鬼子首先会师之地,就选择在桂平,攻下桂下后,北上柳州与前敌会合,实现其目标。
如此,桂平就成为了这支西进之敌重要的进攻目标。
鬼子制定的是“欲攻桂平城,先占蒙圩”,所以,在1944年10月9日,鬼子23旅团一部由平南镇隆经社坡,直插郁江边的社步圩,下湾圩,直接强行渡江,直逼蒙圩。
由此,蒙圩开始了抗战时期最为黑暗的一段岁月。
10月11日,鬼子先头部队占领郁江北岸数个村庄,12日鬼子主力开始渡江,我方不是不守,而是火力不如鬼子猛,沿江战线太长,兵力防守不足,同时沿岸也无险可守,鬼子于10月12日占领蒙圩圩场,由此,蒙圩沦陷。
由于鬼子人数众多,蒙圩周边又作为战略之地,所以,区域内大部分村庄都被鬼子所洗劫,人员,财产损失相当巨大。
此间,今天桂平全境二十六个乡镇中,除罗秀外,都被日军短时或长时占据过,都有损失,但尤以蒙圩最为严重。其他乡镇虽然也受伤害,但很多乡镇村屯的人们可以避走山林“走日本鬼”(桂平对鬼子入侵事件的说法),可蒙圩不行。
因为蒙圩按总体的大地形来说,实际上位于郁江,黔江之间,有山有平原,但鬼子北上柳州,从郁江渡江,穿过蒙圩一路往北,进入山区到达黔江边(大藤峡),直插武宣是最为便捷的路线,同时,我军各部阻击也在周边,最大的代表战事为罗容岭战事,赵理坳阻击,阿婆髻山争夺战。
这三大战事其实也是鬼子由郁江往黔江推进的过程,所以鬼子几乎走遍了蒙圩各处,村民们到哪躲都没有安全之地,由此,被鬼子报复伤害最深,带来的伤害也是最大。
日军在蒙圩及周边十几个村屯,疯狂推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奸,所到之处满目疮痍。制造了数个屠村惨案,现在当地还有几处“千人坟”,“白骨堆”的传说。在蒙圩边原来有两个水塘,万昌荣菜园水塘和温案菜园水塘,曾经300多条鲜活的生命就被鬼子杀害填满于此(出于《蒙圩抗战探访录》,亲历者口述回忆)。
如今,战事已过81年,蒙圩已经回归平静,但曾经的抗日烽火,血海深仇终不能忘记。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