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安徽研学旅游大会召开之后,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安徽出版集团所属8家出版社和全省16市文旅部门联手,挖掘各地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梳理精品课程和路线,提炼精准的主题内涵,为各市“量身定制”研学旅游名片,打造“一市一品 皖美研学”丛书。
展山川风物之美,品历史人文之韵,沐科技创新之光,铺开“文旅+出版”跨界融合的全域旅游新画卷。
本期,我们翻阅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精心编撰的图书《亳药风华 研学亳州》。
走进亳州,如同翻开一部立体的中华文明地方志。这里,曾回荡着汤王建都的雄浑号角,曾激荡着魏武帝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豪情,曾见证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深邃萌芽,曾滋养神医华佗悬壶济世的仁心妙手。研学路上邂逅的每一块砖石、每一味药材、每一缕酒香,都在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文明。
药香里的“中医课”
若要读懂“世界药都”的底气,不妨先去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转转。占地千亩的市场里,2800余种中药材琳琅满目如博物馆:亳芍、枸杞、黄芪……跟着研学导师,闻药香辨性味;在检测中心,识破假药劣药的伪装;还可以亲手抓一副养生茶,泡出属于自己的“药都味道”。
若想寻溯中医药的历史,华祖庵一定是必去之地。这座为纪念华佗而建的古祠里,药圃百草流香,洗芝池漾着千年的时光。在戏台下,跟着师傅学一套“虎、鹿、熊、猿、鸟”的五禽戏,体会华佗的智慧;在模拟药房里,用戥子称量药材,像古代药童般,依照药方一丝不苟地包好中药,传承悬壶济世的仁心。
道韵中的“哲学课”
亳州是天下道源。涡阳天静宫,老子诞生之地,至今清幽依旧。你可以用书法抄写《道德经》,在笔墨间领悟经典文化的魅力;借VR沉浸式感受先贤思想,体会“道法自然”的哲理。
步入蒙城庄子祠,庄周梦蝶的故事从未褪色——是蝴蝶梦见了庄子,还是庄子梦见了蝴蝶?观鱼台上,和小伙伴们争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或许就能触摸到古人的浪漫与智慧。
汉风中的“考古课”
传奇的“地下长城”——曹操地下运兵道,藏着最硬核的历史现场。8000余米的地道里,机关、瞭望孔、猫耳洞暗藏巧思,行走其间,仿佛能听见当年士兵们的脚步声。
于曹氏家族墓群,感受三国时期的建筑特色;至魏武祠数字展厅,借VR技术“亲历”官渡之战,看曹操如何以少胜多……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一场身临其境的角色扮演。
指尖上的“非遗课”
亳州的非遗,镌刻于砖瓦,绽放于掌心,诉说着缤纷的城市故事。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在花戏楼的雕梁画栋前,用软陶制作各色砖雕;在亳州北关历史街区,用剪刀剪出花式纹样——这些古老的手艺,正在你的指尖重新焕发活力。
热土上的“思政课”
在皖北烈士陵园,看1000余件革命文物讲述“六克亳州城”的壮烈;在涡阳新四军四师纪念馆,追寻雪枫足迹,学习铁军精神;在辉山红色教育基地,重走革命路,于行走中上好“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
窖池里的“酿酒课”
“华夏酒城”的故事,从窖池里的岁月开始。走进古井酒文化博览园,酒香弥漫中,仍在使用的明清窖池群是古井贡酒“活文物”的真实写照,你可以跟着酿酒师傅学习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蒸馏酒酿造方法“九酝酒法”,感受中华酒文化的魅力。
田埂上的“劳动课”
亳州的田野,是最生动的生态课堂。在谯城润耕天下农场,孩子们执犁翻土、弯腰插秧、巧手育苗,在劳作中读懂“锄禾日当午”的辛劳;在亳州林拥城景区,用志愿讲解传递绿色知识,用植物标本记录药都四季。研学游的快乐,散落在泥土的芬芳里。
科普中的“创新课”
在亳州市人工智能科创基地,孩子们观看机器人舞蹈表演,亲手尝试编写简单的机器人运动程序;亳州市气象馆中,动态的气象数据大屏、逼真的灾害模拟场景,让他们将应急避险技能、气象观测知识铭记于心。科普带来了解决问题的智慧,也植下改变世界的梦想。
山野间的“成长课”
亳州的户外拓展,亦十分有趣。在亳州国防教育基地毅勇军事拓展训练营,陈列着退役的运输机、战斗机、歼击机,以及火炮、坦克等百余种军事装备,孩子们运用所学军事知识与技能,制定战术策略,展开激烈的真人CS红蓝对抗;在林拥城恐龙乐园拓展基地,1:1仿真恐龙的嘶吼中,挑战“丛林探险”“勇攀高峰”等项目,感受勇气的锤炼、团队的凝聚。
识百草、悟大道,玩酿酒、学非遗,这个夏天,不如把课堂搬到亳州的青砖黛瓦间、药香氤氲里、汉风魏韵中,属于你的研学游故事,正待落笔。
申文件 杨光 实习生 王奕飞 秦煜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