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沉,金沙江畔的云南省水富市云富街道邵女坪景区迎来了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金色的余晖洒满江面,沙滩上回荡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无边泳池里游客们在拍照打卡,餐厅门口逐渐排起了长队……
水富市邵女坪社区,这个曾经以传统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的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社区,如今蝶变成为火爆的“金沙第一湾、滇川小三亚”。从2024年景区运营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104.87万人次,其中80%来自川渝,日均游客稳定在2000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突破5500万元。
无人机拍摄邵女坪景区。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水富的“文旅密码”,藏在“一山一水一镇一沙滩”里。三面环水的邵女坪实在不像个内地城市的景区,“海景”随处可见。库区移民的房屋改造成海滨风,奶油色的沙滩上支起遮阳伞、搭起露天音乐节舞台,无边泳池与金沙江仿佛无缝衔接。地下温泉是当地发展文旅产业的另一张“王牌”,大大小小的泡池沿山脚而建,游客泡在低硫偏硅酸泉水中,抬头可见群山和满眼的绿意。
为延伸旅游、旅居产业链,邵女坪还发展黄桃脆桃基地300亩、猕猴桃基地900亩、食用菌基地20亩、生态兔基地年出栏50000只。“光是供给游客都不够,完全不愁销路。”水富市云富街道宣传员文慧笑呵呵地介绍。
杨节正在为游客办理入住。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您来啦!房间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姐姐,需不需要工作人员帮您提行李?”民宿青云小院前台,杨节热情地帮游客办理住宿,忙活了快半小时,她才稍微闲下来。
“在家门口上班的工资没有去浙江打工高。”杨节说。那为什么还要回来呢?曾做过销售的她很机灵,还没等记者问,就快速扳着指头数:“房租、交通、吃饭、小孩的开销……外面赚钱外面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回到水富工作,不仅家就住在4A级景区,生活成本很低,而且还能存下钱。”
邵女坪景区里闲置房产如今变成“海景房”民宿。人民网 曾智慧摄
十多年前,因建设向家坝水电站,当地共318户1365名库区移民离开家乡,搬到邵女坪。“那会儿这里跟旅游可沾不上边,我们天天看着金沙江叹气,能外出打工的都出去了,好多房子、土地都荒着。”杨节说。
守着好风景却过不上好日子?水富市于2021年12月启动邵女坪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创新“党建引领+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
邵女坪景区的温泉藏匿于一片绿意之中。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文慧介绍,目前邵女坪有经营主体116户,成立民宿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带动移民盘活闲置房产91套、闲置土地960亩、闲置资金和闲置劳动力,通过“自主经营+委托管理”方式,村集体和村民可获得保底分红、总收益返补,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移民增收致富之路。
“现在邵女坪只要是有劳动力的成年人,都有工作。2024年,户均增收7万元以上!”文慧很自豪,不少小年轻都回家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烟火气又回来了。“人一忙呀,家长里短的纠纷都少了。”文慧又补充了一句。
从邵女坪景区的无边泳池望出去,就是金沙江。人民网 曾智慧摄
从昔日的库区移民安置点到如今的4A级景区,邵女坪把金沙江水的灵动、温泉的温润,用勤劳的汗水,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酿成了川滇交界地区最接地气的注脚——“安逸”。(陈键、朱红霞、程浩、蔡树菁、曾智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