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张梦琳 图/高山岳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作为峰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3日,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19位嘉宾走进三门峡市渑池县,围绕“和合仰韶·美好家园”主题,实地探访仰韶仙门山景区、仰韶文化博物馆、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及仰韶生态酿酒园等地,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仰韶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创新发展。
在仰韶仙门山景区,丹霞地貌与仰韶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形成独特景观。解说员向嘉宾介绍:“酒的精华在于储藏,而储藏的精妙,关键在于陶坛。陶坛是7000年前仰韶先民智慧的结晶。”印度智库主席罗宾德·萨奇德夫(Robinder Nath Sachdev)品尝仰韶酒后赞叹:“这里的酿酒历史令人惊叹。”塔吉克斯坦通讯社部门主管莱洛·卡西莫娃(Lailo Kasimova)则对陶坛藏酒方式印象深刻,她从未想过在中国会看到这样一个巨大的造酒厂,这里藏酒的容器非常特别,都是用陶坛。
渑池县是闻名遐迩的仰韶文化承载地。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掘,命名了中国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在仰韶文化博物馆,嘉宾们被珍贵的彩陶文物深深吸引。据馆长方丰章介绍,遗址的发掘证实了5000至7000年前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国家一级文物月牙纹彩陶罐静静陈列,其红褐色陶身与白衣黑彩的月牙纹饰,展现了远古先民的智慧与艺术。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学术负责人亚历山大·卢金(Alexander Lukin)感慨道:“从上大学起,我就期待来中国。这次能够实地感受古老文明,感觉非常高兴。”
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的世界酒史馆、智能酿造车间和智能包装车间,向嘉宾展示了中国酒文化的千年传承与科技融合。世界酒史馆馆长张阳讲解道:“7000多年传承下来的粮食酿酒技艺,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柬埔寨新闻社英文新闻部副主任奥姆·索帕(Oum Sophat)对精美的瓶装酒赞不绝口,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运输方式,他愿意带回去给家人尝尝。文创体验区更是成为嘉宾们的互动亮点。彩陶制作、纹饰绘制、剪纸和扎染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了传统技艺的魅力。亚美尼亚总理办公厅公共关系和信息中心主任高级顾问古哈尔·霍夫汉尼斯扬(Gohar Hovhannisyan)被国风团扇吸引,选购一把水墨刺绣团扇留念:“这把扇子让我的中国之行更有意义。” 参访结束后,嘉宾们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土耳其安卡拉全球咨询集团主席侯赛因·巴哲(Huseyin Bagci)表示:“活动将各国人士聚集在一起,每个角落都让我学到新知识。”
作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渑池县正以仰韶酒业为龙头,推动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发展,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蝶变。此次参访不仅展现了仰韶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彰显了中国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活力,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