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一次科技与传统的激情碰撞——7月17日起,以“创见北疆 智汇文博”为主题的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5个省(区、市)的共500余家企业参与到这场为期5天的文化狂欢中。
北疆文化主题展区、文化科技主题展区、智慧旅游主题展区等9大展区亮点频现,成果展示、产品交易、项目推介等各类活动轮番上演。科技赋能让北疆文化在文博会上绽放别样风采、让观众畅享文化消费的热辣滚烫。
“我带上VR眼镜前往了三星堆,里面的面具全都可以拿起来实景观看,太有意思了。”来自关帝庙街小学的郭艾笛刚摘下VR眼镜就兴奋地说。
VR体验“大千秘境”。实习生 秦语睿摄
作为本届文博会最大的亮点,“科技+文化”深度融合的体验场景遍布全场:在呼和浩特展区,观众只需站在3D虚拟试衣镜前,就能秒换蒙古袍,体验民族服饰的独特魅力;赤峰展区的“龙游神州”VR体验区,则带观众穿越红山文化遗址, 探秘中华龙图腾的起源;鄂尔多斯推出的270°全息环幕剧场和“飞跃内蒙古”项目,将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维感官完美融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之中;阿拉善的沙漠沉浸空间与太空舱漫游项目,则连接了历史与未来,让人在科技与文化的交织中感受到了无限的遐想与可能。还有人工智能大模型、VR技术等前沿应用集中亮相……
北疆文化作为本届文博会核心IP,连续两届成为展会焦点。走进“北疆文化主题展”,仿佛踏上了一条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梳理了北疆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脉络。
北疆文化主题展区。实习生 秦语睿摄
“北疆古韵·文以源流”展区,辽上京、元上都遗址的悠久历史与居延汉简等历史文化遗产集中展出;“北疆烽火·红色记忆”展区,通过图文生动再现红色记忆;“北疆新征·时代风华”展区,通过“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等历史事件的重现,传递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
李晨飞小朋友在“北疆烽火,红色记忆”展区前驻足浏览,从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到“五一”大会旧址的红色记忆仍历历在目,他不禁转头对母亲说:“课本里的故事‘活’过来了!”
漫步在各盟市展区,每个展区都独具匠心、特色鲜明。呼和浩特展区以“一城看北疆”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精美的展品和生动的互动体验,让观众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包头展区则主打“黄河北岸硬核风情”,展示了包头作为工业城市的硬朗与不羁;而乌海展区以“沙漠看海”为亮点,将城市沙漠与湖泊奇妙结合的特色呈现给观众,让人叹为观止。
在非遗文创展区,一件件充满创意的非遗手作、文创产品让人眼前一亮。苏鲁锭皮雕画、蒙艮仓银饰、鄂温克族太阳花等非遗项目通过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乌海文创的“乌小金”、巴彦淖尔的“金石交”系列、包头铜版画等文创产品,以文物元素、非遗技艺、共同体符号的创造性转化,展现了“文化为根、创新为翼”的北疆文创路径。“美观多元又实用,这样的非遗文创产品,谁看到能忍住不带一个回家呢?”参展市民李安说。
各类文创展品。实习生 秦语睿摄
本届文博会首次实现内蒙古文化交易、数据交易、技术交易的三项交易融合,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在这里,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内蒙古正以这场智汇文博的盛宴,向世界宣告:北疆文化,既守得住根脉,也跑得出加速度。
富丽娟、刘艺琳、实习生秦语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