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如练,穿城而过
锦江区
这片因“濯锦之江”得名的土地
正以特有的繁华与底蕴
勾勒出文旅发展新图景
7月25日
锦江区委八届九次全会召开
突出以文为魂、以商为核
以旅为形、以体为媒、以展为用
构建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发展体系
作为成都文化底蕴最厚
商业氛围最优的核心城区
近年来
锦江持续深化
“天府旅游名县”建设
深度融合文商旅体展
在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织
本土与国际共舞的
文旅华章
2024年
锦江区共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39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21年
稳居全市榜首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
是锦江人对“诗与远方”的
独特诠释
文脉为魂
在时光长河中打捞城市记忆
锦江区的文旅版图,始终跳动着文化的脉搏。在这里,每一块青砖都镌刻着历史的密码,每一缕茶香都飘荡着岁月的芬芳。
川剧艺术在锦江焕发新生

传统民俗系列活动让百年戏台重现光彩,川剧变脸、民乐演奏、水袖舞蹈等各类街头艺术展演在春熙路、合江亭、东门市井等点位轮番上演,古老的声腔与现代都市的喧嚣巧妙融合。华兴戏坊川剧文化主题街区里,水袖翻飞间演绎的不仅是《白蛇传》的经典桥段,更是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市井烟火成为最动人的文旅IP

东门市井72亩的街区里,公馆建筑群与铺板小馆相映成趣,李劼人故居的墨香与哈哈茶铺的盖碗茶香交织成诗。这里的方言评书、川味小品常年座无虚席,蜀锦、蜀绣等非遗工坊年均开展300余场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捏面人、编竹篾的指尖触感中,触摸老成都的温度。2025年东门市井街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老成都的烟火气成了最抢手的“文旅产品”。
历史遗存在创新中活态传承


全国首个商业民俗文化博物馆——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馆,用“月月有集市”的节会体系唤醒宋代繁华记忆,带动周边商场销售额提升15%。水井坊博物馆获评“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00年不间断酿造的窖池氤氲出时光的味道,让游客在酒香中读懂“中国白酒的活化石”;琉璃厂窑址保护规划,让宋代、明代陶瓷文化绽放流光溢彩;修葺如旧的四圣祠街区留住老成都肌理,让百年街巷在烟火气中焕发新活力。

从水井坊博物馆的白酒香到千年古刹大慈寺的晨钟暮鼓,从薛涛院子的诗情画意到“成都十二月市”的热闹繁华,锦江区以文化为线索,将散落的历史遗珠串联成链,构建起移步异景的全新文旅体验,让游客在行走间充分感受锦江的历史文脉。
场景为韵
在古今交融中构建沉浸体验
行走锦江,如同穿梭于多维度的文旅时空。这里既有“云端”的科技感,也有“地面”的烟火气;既有“白日”的明媚,也有“夜色”的璀璨。
“夜游锦江”已成为锦江的城市名片

当暮色降临,“夜游锦江”的游船载着游客驶入光影交织的梦境,“水雾漫漫”的雾森系统让河道化作“空中仙道”,低空飞行器与许愿灯球共同勾勒出“星河入梦”的浪漫。2024年,“夜游锦江”共接待游客506万人次,收入4300万元,并成功登上纽约时报广场大屏。“端午奇妙游”“诗荟千年”等100余场活动让“水岸街坊船、锦江不夜天”的盛景成为现实。2025年“夜游锦江”更是创新推出的MR数字游船,借助Apple Vision Pro设备,让游客在12分钟的奇幻旅程中与李白、李龟年等NPC隔空对话,科技赋能让千年锦江焕发新韵。
春熙路商圈演绎着现代商业传奇

作为全国首批“5G+智慧旅游”试点,在春熙路商圈,极具科技感的裸眼3D大屏与憨态可掬的“爬墙熊猫”艺术装置交相辉映,600余家首店带来的“首发经济”与222家离境退税商店构成的消费便利网络,让这条“百年金街”成为国际游客的必到之地。春熙路步行街作为全国首条“碰一下”支付示范街区,实现了“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在成都IFS,四川省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让境外游客体验到“购物即退税”的简单便捷。
特色街区绽放多元魅力


串联打造“1.314爱情专线”、华兴街、黄伞巷等30条“夜市样板街巷”,点亮夜间经济,焕发街巷活力;三圣花乡用“都市田园乡愁”诠释乡村振兴,红砂村获评“天府旅游名村”;春台市锦二期,让Z世代在科技与传统的碰撞中找到文旅新乐趣。在锦江,人们可以跟随“元游锦江”里的熊猫“熙熙”,穿梭于 “百变春熙”“夜游锦江” 等五大场景,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解锁沉浸式体验;可以到华熙LIVE・528,看科技艺术展与潮流演出轮番上演,为年轻的锦江生活画上生动注脚。

从裸眼3D的视觉冲击到沉浸式体验,从国际品牌的高端消费到市井夜市的烟火气息,锦江区通过不断创新文旅供给,构建起“全时段、全年龄段、全消费层级”的文旅消费生态,让旅游从“观光打卡”向“深度体验”转变,从“单一消费”向“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升级。
产业为基
在融合发展中激活经济动能
锦江区的文旅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风景,而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文旅+”的乘法效应,在这里得到生动体现。
顶层设计筑牢文旅发展基石

规划引领发展方向。7月25日,锦江区委八届九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关于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推进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以首发经济为牵引促进融合发展。构建首发春熙品牌,强化春熙路商圈首发平台功能,丰富商圈首发品牌供给,扩展商圈复合体验场域,提升“首发春熙”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构建首发经济生态,深入实施“春熙行动”“白鹭计划”,开展首发经济“创领品牌”“创新场景”评选活动,推动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首发春熙路+科创白鹭湾”品牌。构建首发传播矩阵,发挥商圈流量和国际影响力优势,搭建商圈经贸交流合作平台,支持“锦江设计”“锦江制造”文创产品出川出海,持续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

去年10月,位于花乡农居的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正式开园,园区积极引入四川网络文学代表产业和IP品牌,构建“内容创作、文化科普、游娱体验、文创周边、休闲配套”五大功能板块,打造行业示范样板-创新文旅融合场景型产业社区,引领网络文学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同年12月,中连传媒影视公司成功落地锦江区,并于今年上半年在锦江区拍摄完成院线电影《不能错过的只有你2》,标志着锦江影视产业发展迎来又一重要里程碑。近年来,锦江区推动西部文化产业中心、四川出版传媒中心等20余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落地,培育成都传媒集团、新华文轩等多家链主企业。围绕锦秀绿道国际文旅轴、琉璃场片区、红砂都市文旅带等重点文旅项目,2024年累计新增入库文旅企业22家……随着一座座园区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落地生根,当前,锦江区正以蓬勃之势,持续建圈强链,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国际消费矩阵释放全域活力

2025年,西南品类最全的市内免税店即将在锦江仁恒置地开业,“市内选购、口岸提货”模式让“免税经济”成为新增长点;COSMO潮流聚变场与天府红国漫主场,构建起年轻人的消费新地标;“百年春熙路·欢乐中国年”等节会活动与“一带一路”全球象棋双人赛等赛事联动,让商业街区变成文化舞台,实现“以节兴商、以商促旅”的良性循环。2024年,锦江区接待境外过夜游客24.38万人次,位居全市第一,再次用亮眼成绩印证了锦江国际文旅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锦江之水,奔流不息
文旅之路,创新不止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
千年文脉与现代文明
交织共生
商业基因与文旅元素
融合碰撞
下一步
锦江区将以首发经济为牵引
书写新时代文商旅体展
深度融合发展崭新篇章
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