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木渎古镇,源于这个独特的名字,渎字比较生僻,它是太湖流域人们对小河流的另一种称呼。“木渎”这个名字,据说来源于春秋时期,当年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吴王建姑苏台,“三年聚财,五年乃成”,以致于“积木塞渎”,由此而称此地为“木渎”……
木渎古镇,地处苏州城西,太湖之滨,灵岩山麓,乾隆下江南时,六次下榻此处,真乃一处风水宝地哈……


停好车,我们走进木渎古镇,沿香溪河畔而行,石门古桥,精致的建筑,隽秀的文字,一点一滴都在告诉着这里的不凡……
过了香溪桥,迎面的门头上是沈鹏书写的门联,因为是逆光而没有拍照,有点遗憾哈!门楼的内侧上联是“砚山连吴越”,下联是“香溪蕴春秋”,横批是“吴风宋韵”,来到古吴国之地,感受到的都是吴越文化的味道哈……



前行不远,左手旁就是著名的“严家花园”,也就是台湾地区原行政院长严家淦的旧宅。严家花园太值得一写了,打算专门写一篇,这里就不赘述了……
来到永安桥旁,对面是一家“广誉远博物馆”,走进去了解一番,原来这是一家老字号的药企。广誉远创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清朝时是全国著名的“四大药店”之一……




虹饮山房,就是乾隆六下江南的行宫,门口的香溪河边有一个四角亭,亭下石碑上刻着“御码头”三个字,乾隆每次来都是从这个码头上岸的……
“虹饮山房”四个字是乾隆时代工部尚书刘墉题写的,黑底金字,熠熠生辉哈……
进入虹饮山房,感觉就是大气恢宏,与一般的苏州园林相比,绝对的两种风格……
虹饮山房的镇宅之宝,就是这把乾隆皇帝看戏坐的龙椅,原来是康熙皇帝在灵岩山行宫的专用龙椅,后来搬到了虹饮山房为乾隆所专用。龙椅采用千年紫檀木精雕细琢而成,龙椅上雕刻着九条腾飞的金龙,预示着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虹饮山房内还有一个“清代圣旨馆”,保存清代十位皇帝颁布的十五条圣旨真迹,印象中我是第一次看到圣旨的实物……
最为珍贵的是乾隆四十八年“手绘龙边诰命圣旨”,极具史料价值……
“奉天诰命”、“奉天承运”等之语句,都是皇帝借“天”而言,糊弄百姓而已……
“曾经多少帝王梦,而今早已人是非”。走在昔日的乾隆行宫里,踩着乾隆皇帝的足迹行进,感受一下皇家气派哈……[捂脸]





来到“榜眼府邸”,这里原来是冯桂芬故居啊!尽管对冯桂芬了解不是太多,但在李鸿章的故事中多次见到他的名字……
冯桂芬,李鸿章的幕僚,洋务运动的积极推进者。他主张“采西学”、“制洋器”,率先提出来消除现代化过程中的中西、古今矛盾的方法,即“唯善是从”。他还提出来了“自强攘夷”的主张,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




离开木渎古镇,开车来到太湖畔,沿着环太湖一号公路跑来一段距离,感受一下太湖之美……
浩瀚飘渺,一望无垠呀!这要是放到古代一般人的认知,估计大部分人都把太湖当作大海了吧……
平静的太湖像一面镜子,清澈的太湖水,孕育了一代代环太湖的人们,鱼米之乡,水润江南,太湖流域的人们呀,是多么的幸福安祥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