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
05版视窗刊发
建水县公安局信息
建水:“景中警·临安盾”护游客舒心畅游
原文如下
小暑过后,全国多地进入“高温模式”,来云南省建水县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为积极应对治安与服务挑战,建水县公安局以“警察即风景、安全即服务”为理念,创新打造“景中警·临安盾”旅游警务品牌,助力建水从“旅游目的地”升级为“安心旅居地”。
织密动态防控网络
“建水的夏天让人很舒服,所以每年我都会来避暑。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民警在巡逻,感觉特别安全!”来自长沙的游客张先生说。
紧扣旅游城市特点,建水县公安局深化“预防警务”,打造“景警融合”防控体系,根据旅游形势动态用警,聚焦朝阳楼、文庙等景区景点和网红“打卡点”,形成特警责任区主责、“骑警”车辆穿插连线、交警动中互补、派出所补盲巡防、机关警力补充的叠加巡防格局,最大限度实现“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切实增强游客安全感。
此外,建水县公安局提前与景区景点沟通对接,了解活动场次和游客数量,制定景区安保工作方案预案,并派出优秀教官团队深入景区景点,开展反恐防暴培训及模拟演练,提升“警保”联动处置应急能力。今年以来,他们深入景区景点开展应急演练3次、联合检查2次,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构建全域响应体系
“请帮帮我,我找不到回酒店的路了。”7月13日,一名跟随旅行团的外籍游客与团队走散,向警务站值班民警求助,民警同步将信息反馈给建水县公安局情指中心,中心将该情况推送至建水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就在警务站民警对游客进行身份信息核验时,精通外语的出入境民警赶到现场与游客沟通。10分钟后,民警顺利将游客送回酒店。“谢谢你们,建水真好,下次我还要再来。”临别前,这名游客向民警竖起了大拇指。
建水县公安局在城区设立4个“7×24”小时警务站,通过“警务站前端接警—情指中心及时调度—专业警种精准支撑”三级联动响应机制,实现“警情快速响应、资源靶向投放、服务精准直达”,就近受理游客报警求助,做到涉旅警情快处、涉旅纠纷快调、涉旅案件快办。
与此同时,该局创新“公安吹哨+部门加入+企业参与”的涉旅纠纷联合化解机制,让游客既感受到处置纠纷的“公安速度”,更体验到建水县的“治理温度”。6月中旬,游客王先生在紫陶街购物时,不慎摔碎紫陶壶盖,与商家就赔偿问题发生争吵,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防止矛盾升级,同时迅速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解。最终,商家未要求游客赔偿,游客真诚致歉并主动收拾残片,纠纷顺利化解。
此外,建水县公安局依托古城区9个社区,组建9支由社区工作人员、景区保安、商户组成的古城“红袖标”群防群治巡逻队伍,开展景区隐患排查、古城机动巡逻、纠纷及时化解、热心服务游客等工作,实现涉旅纠纷现场处置速率、群众求助响应速度“双提升”。
延伸惠民服务触角
面对旅游高峰期庞大的游客量,建水县公安局分别在城区交通要道,设置5个交通执勤点和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点,按片区落实责任制管控措施,确保古城区交通安全、畅通。针对城区交通压力大的景区,他们实施指挥引导、高空喊话、单循环分流等措施,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各景区沟通协调,分流引导游客通行及车辆停放,并推出行政单位、局部路段免费开放停车位举措,确保游客“进得来、停得下、走得畅”。
与此同时,建水县公安局升级改造智能化信息采集设备,对景区及周边车辆、人员、环境及信息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他们借助交通事故热力图,精准分析事故多发路段和点位,为交通事故处理提供可视化参考,实时掌握活动中心现场和周边道路的情况,协助路面执勤警力及时引导、分流和处置警情。
来源:人民公安报 红河政法
责任编辑:字亚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