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尔泰山脉的褶皱里,在河谷哗哗流动的声音中,哈萨克族牧民的转场之路像一条流动的生命线;这不是简单的移动,而是一场与自然节律共生的生活史诗,每个细节都浸透着草原民族的坚韧与温情,四季轮回、逐草而动,延续了数千年,生生不息。
阿勒泰的转场分四季:冬牧场→ 春牧场→ 夏牧场→ 秋牧场→ 冬牧场,每条路线都是祖辈踩出的 “牧道”,沿着河流、山势蜿蜒数百公里。
牧民的“家”,是一顶能拆能装的毡房—— 木质骨架像展开的翅膀,围上羊毛毡,用毛绳捆紧,再钉上彩色毡条,半天就能在新牧场扎下根。
转场时,全家老少各司其职,男人(爷爷和父亲)骑在马上,马鞭甩得脆响,赶着羊群、牛群和几匹驮货的骆驼向前缓缓前行。
骆驼背上捆着毡房骨架、铜炉、被褥、装酥油的皮桶,还有孩子的课本和老人的药箱。
女人(奶奶和母亲)坐在马背上的简易鞍具里,怀里抱着幼童,嘴里哼着哈萨克语的牧歌,眼睛盯着队伍中的病弱牲畜,想着下一顿的饭食。
牛群和羊群停下来的时候,毡房很快被搭建起来,直径约6米的空间里,中央是铁皮火炉,烟囱从毡房顶的伸出,无论外面刮多大的风雪,炉火总烧得很旺。
毡房内的地面铺着三层毡子,下层防潮,中层是彩毡,上层是绣着羊角、花纹的薄毡。
清晨,天刚泛鱼肚白,男人便骑着走马、带着牧羊犬出门了,把牛羊赶到向阳的坡地啃食新草;女人则在毡房外挤牛奶、煮奶茶、做酸奶、烤馕、晒奶皮子、缝缝补补,眼睛不时的望向远处,盼着家里的牛羊平安归来。
黄昏是毡房外最热闹的时刻。在牧羊犬的欢快的小跑中,牛羊带着一身草香回来,扬起一阵尘土,男人们会把最壮的公羊、公牛拴在毡房柱子上,并犒以特别的青草,奖励它们一天的表率作用。
女人们会端出铜盆,倒上温水让男人们洗手,然后端上奶茶、馕、手抓羊肉、酸奶疙瘩,大家围坐成圈,一起分食,畅谈一天的感受。
马奶子喝多,也会醉,醉了之后,就在毡房外弹起冬不拉、跳起欢快的舞蹈,抬头看到满天星斗,偶尔有流星划过,让周围闪出金光。
牧民们需要兑换物品时,也会赶几只羊下山,以羊易物;山下的汉族人,都希望他们帮着宰杀,因为干净利落。
牧民们卖羊从不用秤 —— 抓起羊后腿晃三下,报出的斤两误差不会超过半斤。
杀羊时,他们会抽出别在腰后的英吉沙小刀,按住羊头轻声念句 “比斯米拉”,手腕翻转间,鲜红的血珠滴进铺好的白布。这是草原上传了几百年的规矩,屠宰时不能让羊看见刀,更不能让血溅到泥土里。
转场放牧的日子,有诗意,但从来不乏挑战。
暴雨来时,父亲会带着儿子用石头压住毡房的边缘,母亲把所有干粮和衣物塞进皮箱,孩子们缩在奶奶怀里听雨点打在毡上的 “咚咚” 声;
寒流突袭时,爷爷会把最厚的驼毛毡盖在牲畜圈上,母亲则在火炉里多加几块干马粪,让毡房里始终暖烘烘的。
牧民守夜时,怀里总揣着三样东西:磨得锃亮的剥皮刀、缠满铁丝的短棍,和装着硫磺粉的羊皮袋,还会在帐篷周围埋上削尖的木桩,木桩顶端抹着羊血熬成的胶,冻硬后像玻璃碴子一样锋利。
遇到要在山谷扎营时,他们会把骆驼和牛赶到最外围。骆驼的蹄子能踢碎狼的头骨,牛群低头冲锋时,连熊都得躲着走。
草原的天气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前一刻还晴空万里,下一秒就能泼下倾盆大雨。暴雨来得猝不及防时,受惊的羊会四处乱窜,牧民们得骑着马围成圈,用吆喝声和马鞭的脆响把羊群拢在一起,雨水顺着他们的羊皮袄往下淌,冻得骨头缝里都发疼。更糟的是,雨水会让原本干燥的牧道变成泥沼,牛羊群的行进几近瘫痪。
突如其来的冰雹更吓人,鸡蛋大的冰雹砸在毡房顶上,像有一群野兽在疯狂撞门。
牧道多是祖辈踩出的羊肠小道,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河谷,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深渊。
河流是另一道难关。春季融雪时,原本温顺的溪流会变成湍急的洪流,水齐马腹,冰冷刺骨。骆驼在水里摇晃着前进,像喝醉了酒,小羊一不留神就被激流冲走了。
草丛里的沼泽是暗礁,牛群踩进去,越挣扎陷得越深,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没到肚子,牧民只能跪在泥潭边,用绳子套住牛脖子往外拉,绳子勒进肉里,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往下掉
转场时,一家人每天要走三四十公里,天不亮就出发,天黑透了才能扎营,成年人的脚底板磨出了水泡,挑破了第二天继续走。
转场路上只能吃最简单的食物:干馕、奶茶和一点肉干,遇到坏天气,火生不起来,就只能啃干馕,硬得像石头,得泡在冷水里才能咽下去。
这些困难像牧道上的石头,硌得人脚疼,却也垫起了牧民的脊梁。
他们从不说 “苦”,因为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当他们终于抵达水草丰美的牧场,看着羊群在草地上撒欢,毡房里升起第一缕炊烟时,所有的疲惫和艰辛,仿佛都被风带走了,只剩下对生活最朴素的满足。
秋季转场结束时,冬牧场的胡杨已经黄透。
一家人把毡房扎在背风的山坳里,父亲开始给羊群剪毛,母亲忙着把多余的羊肉熏制成腊肉,孩子们在雪地里滚雪球,爷爷的冬不拉调子变得缓慢。
阿勒泰的牧民转场,是一家人用脚步丈量四季的旅程。
他们没有固定的地址,却有永远的方向;没有精致的家具,却有毡房里的烟火与星空。
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以最朴素的方式展开:赶羊、煮奶、烤馕、缝毡、为羊接生,而家庭的温暖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就是抵御一切艰辛的铠甲。
(谢谢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