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有一国土,名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这是《西游记》中的描述。花果山古称苍梧山,也就是苏轼说的“郁郁苍梧海上山”之山。

花果山,唐宋时称苍梧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南云台山中麓,为云台山脉的主峰,北依齐鲁,南达江淮,东临黄海,西邻中原,与日本及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花果山亦称青峰顶,是江苏诸山的最高峰,层峦叠嶂136峰,主峰是玉女峰,海拔624.4米。
早在先秦时期,连云港地域属“东海郡”,因地处东海之滨得名。南北朝时,海州之名登场,取自“临海州郡”之意,这一称呼沿用千年,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符号。明清时期,海州辖地包括今日连云港大部,是黄海沿岸的重要商埠和军事要塞。
明嘉靖年间,倭寇频繁侵扰连云港周边地区。当地构建“卫所—城墙—水师”防御体系,并修筑南城城墙(今海州古城墙),戚继光曾在此驻防,加固城防以抵御倭寇。
“连云港”之名的诞生,与港口的崛起密不可分。1933年,陇海铁路延伸至海州湾畔的墟沟,一座现代化港口在此兴建。因港口紧邻云台山,又处连岛与大陆之间的狭长海湾,便得名“连云港”。1935年,国民政府正式设立连云市,这是“连云港”作为行政名称的开端。

“明月不归沉碧海”,黄海之滨的连云港的名字,藏着山海相拥的地理密码,也刻着时光流转的历史印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