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史前古城
如何改写中国文明版图?
萧 易
新津宝墩遗址展馆(图源:天府农博园)
土埂子下,隐藏古蜀密码
宝墩古城遗址内城地形区域分布图(图源:成都考古)
276万平方米,中国第五大史前古城
游埂子西段探沟(刘乾坤 摄,萧易 提供)
宝墩遗址出土石器(图源:成都考古)
古城中心,议事厅还是宗庙?
许多朝代的蜀人,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刘乾坤 摄,萧易 提供)
宝墩出土的水稻(已碳化)(图源:人民网)
源自古羌,追踪宝墩人迁徙之路
宝墩古城遗址2020年度发掘发现的水稻种植区域(图源:成都考古)
划破长空,证明长江流域文明多样性
来源:成都政协( 原载《天府广记》第2期)
作者:萧 易(作家、学者,在石窟、历史以及营造学社的川康古建筑调查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出版有《中国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图录》(6册)《漫长的调查》《寻蜀记》《石上众生——巴蜀石窟古代供养人》《知·道——道教石窟造像简史》《空山——寂静中的巴蜀佛窟》《影子之城》等专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