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暑假过半,亲子游正在进行时。
在这场智慧与体力的终极较量中,家长们纷纷祭出“绝活”——用AI定制小众路线,结果把人工智能逼到“摆烂”;想靠文化“薅羊毛”,却在景区背诵环节集体“翻车”……
当精心策划遇上现实暴击,这些“离谱”又好笑的操作,才是暑假亲子游的真实打开方式。
攻略狂魔老母亲,AI被“逼疯”
“老妈,AI是不是被你气疯了?”儿子看着方女士电脑屏幕上混乱的行程表,一脸无奈。
方女士盯着第N版攻略,8天的行程被排成了6天,终于承认自己可能把AI逼到了崩溃边缘。
方女士计划和闺蜜一家来一场8天的西北文化深度游。这位考古爱好者对网红景点嗤之以鼻:“鸣沙山?月牙泉?那都是游客扎堆的地方。”她想要的是鲜为人知的石窟,去村落里吃地道的当地菜,还有那些旅游手册上找不到的文化遗迹。
“我想让孩子看到最原始的西北。”方女士在笔记本上写下十来个备选景点。
一个海拔2900米的县城让她既期待又担忧,计划在兰州买两罐便携氧气。“N前去海拔4500米都没事,现在身体没年轻时好了,还是悠着点。”
AI第一次给出的攻略方案相当常规,方女士立即打回:“太商业化!重做!”
“除了线路,我还要求安排美食、酒店,不去商业化景点。可能是点太多、路线太长,AI竟然崩溃了,做了7遍攻略后,竟然糊涂了,不知道我的要求是啥……”方女士怒而找另一个AI,但更新了几版后,这个AI也开始“摆烂”,8天的行程缩水成了6天。“我奇怪为什么少了好多景点,仔细看发现它偷工减料,然后我就毫不留情地指责了它。”方女士说,AI很迅速地承认了错误,“它说,嗯,只安排了6天,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要求它重新排行程,还告诉了它具体的到达和离开的时间。然后AI说:这次安排的线路精确到以小时计……”
方女士发现,这些智能助手不过是把搜索到的热门攻略重新排列组合,当遇到自己这样追求极致小众的游客时,AI就手忙脚乱了。
“还是自己最靠得牢。”方女士重新自力更生,放弃AI。而那个被“逼疯”的AI,大概正在庆幸终于摆脱了这个“魔鬼客户”。
背《岳阳楼记》免门票翻车,妈妈成全家唯一“文化担当”
这个暑假,陈女士一家三口到湖南旅游时,经历了一场“文化考验”。
在结束长沙行程后,他们特意前往岳阳楼景区打卡,还想体验当地著名的“背古文免门票”活动——完整背诵《岳阳楼记》可免70元门票。
“娃爹做攻略时发现这个福利,觉得是‘知识变现’的好机会。”陈女士说,丈夫要求全家都要准备,因此提前一周开始了“魔鬼训练”,连正在读二年级的儿子也加入了背诵大军。
“我和娃爹小时候都学过《岳阳楼记》,当年都能倒背如流。特别是娃爹,夸下海口说一定满分通过。”陈女士说,为了辅导儿子背诵,他们特意向邻居初中生借来语文课本,但每次背到“樯倾楫摧”等生僻段落时,小朋友总是一脸茫然。
陈女士在岳阳楼现场看《岳阳楼记》 受访者供图
到了“实战”现场,意外接二连三。打头阵的儿子在背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时卡壳,后面的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随后上阵的爸爸也在“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后突然“断片”,任凭怎么绞尽脑汁,拖到5分钟限时结束也没能接下一句。
最终,只有准备充分的陈女士一人顺利通关,成为全家唯一的“文化担当”。
“本来想着能省210元,结果只省了70元。”陈女士哭笑不得,“站在‘背记亭’里,那种紧张的氛围让人压力倍增,一着急就全乱了套。看来文化积累这事儿,真得靠平时下功夫。”
这个暑假,你家亲子游有什么离谱又好笑的操作?欢迎在评论区互相伤害!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