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河南胃,烩面胡辣汤是刻进骨子里的滚烫烙印,原以为走南闯北也算见过世面。可谁曾想,一头撞进浙江丽水的山水画卷里,竟被那温软米香撞了个“水土不服”!丽水三日,好似闯进一幅水墨未干的江南长卷,越往里走,心尖儿越被那绵软又韧性的滋味勾得发痒——原定三天的脚程,硬生生被绊成了五日,赖着不想挪窝。

论山水排场,丽水这“浙江绿谷”给俺们河南的伏牛山上了别致一课。踏入古堰画乡,瓯江像匹抖开的青绸子,老樟树把浓荫泼洒了一地。通济堰这老物件,千百年水流依旧从容,看得俺爹直咂嘴:“这水工活,比咱老家龙门石窟的石头还经琢磨!”云和梯田更是仙气蒸腾,晨雾漫过山腰,千万块水镜倒映着天光,层层叠叠直铺到云里头去。这哪是种庄稼?分明是神仙打翻了调色盘!老婆举着手机转着圈拍,嘴里念叨“手机都拍醉啦!”



吃的?丽水这地界儿,简直是米食江湖的“百变星君”!缙云烧饼刚出炉时,混着梅干菜肉的焦香直往肺腑里钻,一口咬下去,酥脆外壳裹着滚烫油润的馅儿,烫得舌尖跳脚也舍不得撒嘴。遂昌那长粽,箬叶清香裹着扎实油润的糯米肉块,沉甸甸握在手里,咬一口,黏糯扎实的米粒纠缠着咸香丰腴的肉块,是中原汉子也心服口服的实在。更别提云和雪梨羹的清甜,滑溜溜一碗下肚,燥气全消。跟俺们逍遥镇胡辣汤的泼辣张扬一比,一个似爽利山风,一个如温润溪流,都叫人念念不忘。

可景越美,食越香,心里头反倒像那蒸笼里闷着没透的糯米团子,鼓鼓囊囊顶着三个大问号,不吐不快:
头一桩奇:云和梯田这“云中迷宫”,古人咋就敢在云端上绣花?千层万叠的绿绸子绕着山,真不是神仙夜里偷偷拿尺子比划出来的?

第二桩怪:景宁畲寨里那彩带翻飞,叮当作响的“凤凰装”,那绣着花鸟虫鱼的彩带,沉甸甸的银饰,当真只是穿戴?还是藏着什么山灵精怪的密语暗号?

最挠心是第三桩:龙泉青瓷捧在手里,薄得像纸,透亮似水,敲一下声如磬鸣。都说“千峰翠色”,古人究竟用了什么通天妙手,把这莽莽山林的魂魄,都揉进了一捧泥土里烧成了玉?

丽水五日,如同细细咀嚼了一碗温润绵长的遂昌黄米粿。它黏着古堰画乡千年的潺潺水韵、青瓷小镇窑火淬炼出的如玉冰心、畲乡山歌里飘荡的古老回音,更包裹着山林间世代守护的澄澈与生机。丽水的味道,不在浓油赤酱的惊雷炸响,而在山泉浸润的米粒里那份清甜悠长、在青瓷胎骨中那份火炼冰藏的隐忍坚韧——恰似山里人家蒸黄粿的手,力道藏在温软里,却能将山野的精魂、时光的馈赠,稳稳当当揉捏成形,在岁月蒸笼里煨出历久弥新的清香。这土地,既容得下惊世骇俗的瓷光,也蕴得住梯田之上春种秋收的平实烟霞。

这山、这水、这人间烟火里藏着的三个大谜团,浙江的朋友们,可得给俺这河南来的“钻山迷”解解惑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