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贡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针对自贡恐龙博物馆改造提升相关问题,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表示,此次闭馆改造是响应公众期待、对标国际一流的关键举措。作为建在世界著名“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2024年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上的亚洲首座专业恐龙博物馆、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此次升级将以“恐龙+科技+文旅”模式培育跨界新业态,重点通过“三大创新”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恐龙文化品牌。
在新体验方面,针对年游客量达160万人次带来的运营压力,以及公众对文化体验“精品质”的新需求,博物馆将系统性提升已有近40年历史的遗址馆硬件设施。通过“遗址原境叙事+科技赋能”双引擎重构展陈逻辑,打造智慧化沉浸式新空间。改造完成后,游客既能感受1.6亿年前层叠恐龙化石带来的原始震撼,更能借助数字技术亲眼见证恐龙“复活”,直观体验史前生命的律动,身临其境地感受史前时代的生命气息。
在新探索层面,博物馆着力提升科学教育软实力。联合教育部门开发分龄研学课程,以化石为“书”讲述地球演化史诗;通过场景创新助力公众科学素养培养,新建的化石修复实验室将实现“历史可触”,“夜宿博物馆”项目更将带来“与恐龙共眠”的独特体验,使博物馆升级为集参观、研究、探索、求证于一体的科学殿堂。
在新联结上,依托此前巡展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吸引超千万国际观众的基础,自贡恐龙博物馆将深化“恐龙出海”行动。一方面,加强与国际顶尖机构的学术交流及联合研究;另一方面,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重点深耕“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市场,提升恐龙文化的市场渗透力,让自贡恐龙化石成为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殊文化符号。
曾小芸强调,此次升级不仅是场馆的更新,更是自贡迈向“国际恐龙科研科普高地”的重要一步。未来的博物馆将成为一座“活”起来的恐龙王国——既守护亿万年前的地球记忆,更启迪人们对未来的科学梦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