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导 读
受强降雨影响,昨天(7月27日),怀柔区启动防汛一级响应,全区转移1200多人,关闭景区17家。昨天(7月27日)上午,北京交通广播记者陈常松和赵阳东驱车前往怀柔山区采访。
怀沙河里,河水卷着泥沙奔涌向前。从市区开往怀柔山区的路上,我们几次和这条蜿蜒的河流碰面,处处河水湍急。
记者:我现在是在怀柔的慕田峪长城门口,现在现场又下起了大雨,可以看到现场的这个水面已经有一定的积水了,雨量不小,我们看到现场有个别的游客,包括一些外国游客正在现场避雨……
怀沙河里水流湍急/记者拍摄
记者赵阳东(左)和陈常松(右)前往怀柔
车在慕田峪长城景区停下,景区一早就关闭了,但偶尔有几位不知情的游客冒雨前来,景区安保部经理徐景兰正拿着对讲机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劝阻、做好解释工作。
景区安保部经理徐景兰:你们还是跟他们再解释一下,因为在里边可以到你们那个下摆渡车那,那已经到头了,最好还是解释,到处乱跑麻烦,容易造成危险。
景区安保部经理徐景兰:今天是景区临时闭园,但所有的岗位、所有的部门跟平时开放是一样的都在岗,从景区服务区广场至长城开放段,每个重要点位再巡查,暂时现在我们不接待游客。
记者:对那我看到还有陆续的有个别的游客已经来了,那么咱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景区安保部经理徐景兰:在我们景区服务区之内商街可以转转,但是长城是不准上的,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因为这个服务区跟我们山上那个长城还有3.5公里,平常不是有摆渡车嘛,但摆渡车已经停运了。
科威特游客正在阅读景区提示/记者拍摄
景区门口附近的大屏上,中英双语交替播放着紧急提醒。极端天气下,海内外游客们对景区的安全举措都很理解。
科威特游客:我来自科威特是个中东国家,确实我对这景区的临时关闭感到有些沮丧,但我知道这不是谁的错,是一场自然灾害,所以我会继续享受我的一天,这里的安保措施做得也不错,我们知道贸然进去可能会受伤,总之希望一切都能快点好起来。
游客:我是觉得今天没有太阳,然后带孩子过来玩,今天进不去,所以我们看一会就回去了,能理解,因为连着几天下雨嘛!
游客:因为这个都是避免风险,这都是很正常的,万一遇到风险对自己都不好,对谁都不好。
游客:有机会再来呗!
昨天(7月27日),怀柔区先后发布暴雨红色、地质灾害红色、山洪灾害红色、洪水黄色预警,启动防汛一级响应。包括慕田峪长城在内,怀柔区关闭了景区17家,关停露营地66处。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妍说:
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妍:半夜的时候,我们的这个二级响应突然提及到一级响应了,所有的工作人员到岗,紧急联系所有的这些文旅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这个一级响应的情况下,大家就都已经该停止接待就停止接待了,然后我们的民宿也是对于已经入住的游客参照本地的村民进行管理,没有入住的游客也是劝大家就不要再来山区了。
我们现在有17家的这个等级景区,其中涉及到地质灾害类的景区有10家,都已经闭园了。同时景区线上线下停止售票,对于没有看到信息还是到现场的游客,景区的工作人员也会耐心地对游客进行解释说明。
大雨敲打汽车前挡风玻璃/记者拍摄
雨忽然下得更猛了。豆大的雨点拍着车的前挡风玻璃,路上不时出现几处积水,车辆开过溅起一人多高的水花,我们继续往山里开。在怀沙河的中段,渤海镇六渡河村村口,一辆小型挖掘机正在清理着河边道路上的淤泥,旁边几辆洒水车配合着清洗着路面。这项工作从早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到达的时候,路面已经能正常过车。洒水车司机说:
洒水车司机:旁边的这个泥已经太多了,然后现在需要把它清理一下,完了我们再一冲就行了。
记者:大概几点能够整个完事?
洒水车司机:今天怎么着也弄完了。
六渡河村新修的护村坝/记者拍摄
六渡河村距离怀柔城区13公里,村子依山而建,有500多口人居住。村口大路上的淤泥主要不是来自一旁的怀沙河,而是山上下来的雨水流经村子,一路把泥沙冲下来的。前些年每到汛期,山上的水加上河边的水,让村口的这条主要干道很难通行。渤海镇六渡河村村委会旅游分管主任王永红指着河岸边说,今年汛期前新修的两道护村坝这次立了大功。
六渡河村村委会旅游分管主任王永红:我们这边下的雨还不是很大,但是我们的上游下得很大,看现在那边的杂草都是夜里从上游冲下来的。外边挡着这一圈,还有里边这矮的,这就是修的护村坝,修了得有两个多月了。前年没有修这个护村坝的时候,这个河水就会淹到整个的停车场,都是淤泥都到这地方来。有了这护村坝,这河水是上不来了。
村口一处漫水桥已经无法通行/记者拍摄
村前大河过,村后山水流,有几户人家的房子建得离村里的主排水道比较近,这是每年汛期的重点关注对象,也叫“险户”。从前天(7月26日)夜里,王永红就没怎么休息好。接到预警后,她逐个给“险户”们打电话,提醒他们做好安全防护。村民王先生家就属于“险户”,他和爱人已经习惯了每年的这通电话。
村民王先生王先生爱人:这几天我们都没住这,上老家了。
记者:每次都会这样吗?
王先生爱人:都有人通知我们。
王先生:形成一个常态了,也不用催,别等着人家催了。
王先生爱人:我们也特别关注这个天气变化。
王先生:每到雨季都这样,提前就都预备好了。
王先生爱人:主要保证人身安全。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六渡河村还开了数十家民宿。强降雨来临的时候,村里还有30多名民宿游客,他们的安全也得保护好。
六渡河村村委会旅游分管主任王永红:游客就是我们都提前也在村里还有广播都提前跟他们说好了,如果是下雨的情况下在民宿里边待着,包括现在也一样,现在村里边还有住宿的,不让他们到河边来,这不这也有看着的,这就是以防出现意外。
村民刘女士回家检查完民宿准备离开/记者拍摄
村民刘女士家的民宿这几天没有客人,但她还是提前回来,再次检查了屋里屋外的安全问题,全收拾妥了才踏实地锁上门。
刘女士:这就特意回来看看,我就到家里边瞅瞅,还挺好的,主任也挺好的,好嘛,昨晚上就给我打电话,我说那我回家瞅瞅去吧!
村子里的主要行洪河道/记者拍摄
我们跟王永红绕着村子里里外外走了一圈,村子里不急不忙。提前掀开的雨水篦子,早早硬化又清理过的行洪河道和早有准备也经验丰富的村民们一起,静静等着雨水退去。王永红说:
六渡河村村委会旅游分管主任王永红:沙袋、救生用的那个大缆绳、救生衣都预备好了,如果雨要是下的大的话,也有抢险队。这是一条从山上下来的水行洪的一个主要一个渠,提前我们就找人,里面有柴火等等容易导致淤积的东西都已经给清了,现在就都没问题了。
记者:太阳也出来了,您这是出来看看?
村民大爷:看看!
村民大妈:嗯,瞅瞅这水!
傍晚的时候雨停了,村里的大爷骑车载着大妈到村口瞧瞧,村口的主干道淤泥清得差不多了,怀沙河里的水也淌得慢了一些。一抬头,西边还隐约从云层里能看见落日。不知道下一场急雨什么时候来,但“未雨绸缪”、“安全第一”应当记在这座城市每一个人的心上。
记者:这路也冲得差不多了吧?
工作人员:嗯,把这个路再浇一浇,要是不下雨以后就开始铺油了。
记者:不下雨后,这个路还要重新铺油哈?好嘞,您忙着啊!谢谢您!真好啊,天要晴了。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记者 编辑 陈常松、主编 朱来生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车水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