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些年,我是不喜欢夏日的。
你听我来分析:夏天最热的时候,空调吹得一身乏,穿得再少,仍旧是个热;冬天就不同了,不过是穿得厚点,冬就过去了。
近些年,我开始喜欢夏日了。
你再听我来分析:夏日天热的时候,即便不开空调,坐在有风的地方,拿把蒲扇有紧没慢地扇扇,也不会太热;冬天即使开着暖气,还是会拱肩缩背,干燥且不爽快。
我承认,是年龄到了,火力和活力一年不如一年,才会有这样切身感受和变化。
我就越发喜欢夏日的悠长与热烈,喜欢夏日的生机与丰饶,喜欢夏日的静谧与清闲,这些独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小欣喜。
从晨光熹微开始,才只有四点半左右,四周静悄悄的,一切都还在沉眠中。
信步走去河边,向远处眺望,水面开阔,天高云淡,河对岸高楼矗立,海市蜃楼般的美丽。左右两边的大桥横跨河面,一座彩虹桥似舞动的飘带,弧线柔美优雅;一座斜拉桥桥塔直插云霄,凌厉又有着几何线条的美感。
路边小草的叶子上缀满露珠,是夜里月亮落下的光华,美则美矣,却潮湿闷热,饿了一夜的蚊子蜂拥而至,让人防不胜防,只有落荒而逃。
张潮说:读史宜夏,其时久也。夏日白天是真的长,倒也不必读史,对我来说,不拘什么书,最好书本厚点,内容跨度大点,又最好知识点多的书才好。我觉得,这会儿最想看的是心理或科技方面的书,虽然也看不懂什么,就觉得挺衬夏日看。
看书动着脑子看,没看几页,时间过得倒挺快,看书累了,去楼下走走也好。
楼下的小花园里绿树成荫,树下的长椅又掩映在蔷薇花瀑下,高骈的“满架蔷薇一院香”具象化了。长椅旁几丛栀子花,清香四溢,熏风微微,夹杂着蔷薇的花香,栀子花的甜腻似乎淡了不少。留下洁白胜雪的栀子花和灿若云霞的蔷薇摇曳呼应。
太阳升高,影子变短,天焐热起来。出了小区大门左转,就进了菜市场。瓜果鲜蔬,极是丰盛。桃子鲜美、葡萄粒粒饱满,必须记得挑一个沙瓤大西瓜,可以做一天的食物了。
西瓜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下,不要很久。切开冰镇的西瓜,清甜和凉爽扑面而来。入口而化的绵密,带着细腻的沙沙的颗粒,根本不用咀嚼,整个人舒展开来。夏天就是西瓜的味道,这是冰激凌和雪糕不能比的。
午后困倦慵懒,或依在床上,或靠在沙发上,本想着小眯一会,就会睡着很久。这种清醒的沉溺,醒来让人生出一种愧疚,就用白居易来安慰自己吧,毕竟“一觉闲眠百病消”嘛。
看着日光上了窗台,把防护网照得亮晶晶的。
煮个酸梅汤提提神吧。干梅子多清洗几遍,切成小块放在水里泡着,去去苦味;山楂清洗干净,也要泡一会儿,去去涩味;陈皮甘草一点点洗干净,桂花到可以多一些,冰糖适量。煮半个小时,放凉后,加点蜂蜜,成了。
拿起上午看的书,它是我精神上的朋友,它的陪伴悠长,像夏日的时光。看着书,和作者有了千百回的交流,偶然失神,竟觉得虚空。也许是我选的书不对,那就换个书。
是需要它们来填充我的虚空吗?我明明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思考,来拖住时间的脚步;明明将每一分每一秒深深刻印在心中,作为生活的注脚,却还是挽留不住时间的流逝。我的沉思是浪费了多少时间?
太阳不知何时落了西山,灰蓝色的天空随处丢着几丛暗蓝色的云峰,下面有几条土黄和明黄色的云条堆叠着,翻涌着,不断变换着形状,只有层层叠叠的高楼依然矗立在河对岸。
天暗下来,八点多了。
好长的夏日。
去山里住两天吧。这里与市内不是一个季节。清凉的风,清润的山,到处都绿的悦目。
木屋前的池塘,碧荷生香,只因老板娘用荷叶熬了粥,又用荷叶蒸了鸡,还用莲心泡了茶。我们吃莲子,吃鲜桃,吃甜瓜,好像这温度配不上吃西瓜。
有一阵没一阵会下点雨,山就更绿,水就更碧,开着窗子,听雨打芭蕉,这种闲适悠然才是我想要的悠长夏日。
“晚凉新浴罢,幽坐看飞萤”。看着星空和夏夜流萤,听着蝉鸣和蛙鸣,自由而热烈,漫长的夏日才玩得尽兴。
突然我就不觉得我是在浪费光阴了,苏轼“为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禁,用之不竭”看到的,听到的,体验的,就是生活对你丰厚的奖励。这些光阴都值得你浪费。
我爱这夏日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