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贾凯清 实习生 余佳徐)“没想到在长沙也能感受到三亚的清凉海风!”长沙市民杨女士在“享清凉 去三亚”活动现场感慨道。7月26日以来,一股来自北纬18度的清新海风,吹进了长沙、武汉、襄阳的街头巷尾。
其中,长沙、武汉两城活动联动椰树集团、海棠故事、武商集团、岳麓山景区、万象城等企业,活动贯穿城市文化、风景、商业地标,实现文商旅融合,单日线下触达人群逾100万。亿级线上传播持续升温,相关话题屡登热搜榜,一场跨越山海的现象级城市热情互动,让“交换夏天”成为现实。
从海岛三亚到山水洲城,从长江之畔到襄阳古城,由长沙晚报、极目新闻、襄阳日报联合三亚旅游发展局策划的“四城交换夏天”活动,带着数万份诚意满满的“清凉好礼”,先后登陆长沙恰同学少年广场、万象城、武汉东湖、凌波门、黄鹤楼、武商梦时代等地标。在这场烈日下的四城互动中,我们看到的是清凉浪潮打破地域壁垒,各个城市在文化差异中焕发风采。
热浪遇上清凉,多城共启“交换夏天”计划
“现场不仅有冰镇椰子和旅游优惠,还能感受到海岛风情和独特的‘度假感’!”7月26日,中南大学的学生小李在长沙恰同学少年广场的活动现场开心地说。
长沙万象城的广场上,“套中了椰”游戏互动区快乐翻番。市民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瞄准目标——椰子、椰汁礼盒、三亚文创礼品,手腕轻抖,圈圈飞出。“中了!中了!”短短两小时,数千份椰子、椰汁等清凉“见面礼”被热情的市民领取一空。同样的场景在武汉的多个地标上演,襄阳的线上互动也火热开启。市民们手持椰子,在社交媒体上自发分享这份来自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清凉问候。
三亚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北纬海温调节明显,夏季较内陆来说气温清凉,非常舒适,“去三亚避暑”也成为不少游客对抗酷暑的首选方式。
当来自海岛的椰汁滑过喉咙,它触碰的是城市深层的文化脉搏与情感渴求。在长沙,一颗颗椰子激荡出青春的回响。椰汁的清冽,仿佛注入了星城创新的血脉,它成为了一种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青春符号,与长沙的蓬勃朝气不谋而合。而在武汉,江城儿女跃入江河的爽快,与三亚人搏击海浪的豪迈,在精神上形成奇妙的共振。
“三亚与各个城市的联动,本质上其实是一场双向奔赴。”三亚市旅游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襄阳的热烈,长沙的火辣与三亚的舒爽,特征鲜明,各具本色。“交换夏天”不仅加深了城市间的联动,也推进各地以开放之心拥抱“差异之美”,并将之转化为互补共生的契机。
“多元消费体验”亮相,开启文旅营销新样本
跟随这股清凉浪潮“走出来”的,远不止长沙三亚武汉襄阳的风光,更有一批代表四地本土活力与雄心的“消费名片”。
数据显示,椰树集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在华中三城开展多场主题直播,总曝光量达1.1亿次,海南品牌与多地文旅资源联动,为文旅产业联合营销带来了全新样本。
据介绍,近年来,海南加快打造独具影响力的文化消费新场景,建设了一批国际文旅IP和项目,不仅推进现有的景区景点换新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同时营造安心、放心、开心、舒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本次深度走进多城的海南品牌,它带来的不只是凉风,更是升级的文旅消费新场景以及人们对三亚未来文旅商业深度链接的期待。
三亚与本土品牌携手“走出去”的诚意,进一步加深了游客们“走进来”的引力,也让“新文旅消费潜力”的魅力在内地城市绽放。
以“玩”会友,共拓文旅吸引力
区别于传统的单向推介,三亚此次多城联动,核心在于“玩起来”。从线上创意互动引爆话题,到线下沉浸式派送引发参与热情,整个过程充满了轻松愉悦的互动感。在“交换夏天”的主题下,城市间相互映衬、彼此成就。这段跨越江海湖山的对话,更像是城与城的温情致意。
这背后,是三亚将自身文旅资源转化为满足情绪价值解决方案的深刻洞察。最高明的城市对话,莫过于此——在异乡的土地上,找到能与之共舞的节拍,让“清凉”成为连接彼此心灵的密码。这种基于资源互补、情感共鸣的合作方式,为区域文旅协作提供了新思路。
一场始于“送清凉”的活动,最终升华为城市间基于理解与欣赏的温情互动,为构建更紧密的区域文旅合作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交换夏天”活动启动,长沙市民一边品尝着来自海岛的清甜,一边认真研究三亚酒店和机票信息,计划着将这份“清凉契约”兑现为一场真实的旅行。
当长沙的街头仍回荡着海南的欢快节奏,襄阳的晚风似乎幻化成为清新的海岛微风,当武汉的市民手握椰子会心一笑,三亚送出的这份“清凉礼”,早已超越了物质的范畴。它是一座城市主动伸出的友谊之手,是跨越地理阻隔的情感共鸣,更是文旅携手、共享发展红利的生动实践,也是城市间相互奔赴、共创美好的心意与未来。
自贸港封关在即,三亚与内陆城市的合作成为区域协同升级的催化剂。正如海南省向全国发出的“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的邀请,可以预见,这场“交换夏天”的美好约定将构建文旅共赢的无限可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