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玉皇山麓,蝉鸣阵阵,风从矿坑深处吹来,裹挟着青草与崖石的气息。7月25日,淄博高新区作家协会一行走进军屯村“归园·矿野部落”进行采风活动。
这是第三次走进军屯村了。之前两次,参观过“归园·松鼠部落”和村史馆,这次,我们参观的是矿坑中生长出的休闲乐园。
矿坑涅槃:从“工业疤痕”到“矿野绿洲”
军屯周围的山体,曾在上世纪90 年代被炸山采石切割得遍体鳞伤。原驻村第一书记张安喜介绍说,归园·矿野部落营地,就是利用废旧矿坑通过精心的设计将其升级改造成为淄博首家以矿坑为主题的休闲娱乐项目。2018年起,军屯村通过覆土绿化、循环水系构建、崖壁景观重塑等生态修复工程,让80%的植被覆盖率重绘矿坑底色,吸引白鹭、野鸭等鸟类栖息,形成“三山环抱、一水相映”的生态微循环。



在2号坑“星野部落”建设现场,我们看到林中散落着很多独立院落,黄杨木可移动栅栏围合,各个帐篷分别承担着客厅、厨房、卧室等功能,还有独立卫生间,很多游客按年承租,周末或晚上就前来度假。项目经理吴工介绍,项目定位“全省首个营房社区模式露营小镇”,打造城市居民的“第二生活空间”。通过 "营房社区+ 运动 IP + 商业生态" 三维运营模式,实现 "白天运动社交、夜晚星空露营、周末亲子度假" 的全场景覆盖,打造淄博地区标杆性露营经济综合体。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矿坑到星空,军屯村正在完成一场产业革命。
从“地理洼地”到“文旅高地”
最近,我一直在听淄博艺姐向我们热情推荐军屯村的“空中大草原”,据说这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每到日落时分,众多市民纷纷前来打卡,欣赏那壮丽的日落和迷人的自然风光。在这里,有人搭建帐篷,尽享露营的乐趣;也有人拍摄婚纱照,留下美好的回忆;还有人在此弹唱、直播,甚至燃放烟花,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欢乐。

登上正午时分的空中草原,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盛夏的阳光下,城市与山野在视野中融为一体。向北望,军屯新村崭新的高楼在阳光下鲜亮;向西看,张店城区的高楼玻璃幕折射出银光;向东向南,连绵山林像一道道连绵的天然屏风,满目青翠葱茏。
“这里不仅是营地,更是城市灵魂的栖息地。”当后备箱集市摆满军屯村农户的有机蔬果,当矿野部落里淄博烧烤的烟火气升腾,文旅融合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从“生态红利”到“共富密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介绍,归园·矿野部落项目一期于2024年10月1日开园,国庆期间,矿野部落推出了草坪音乐会、矿野灯光秀、非遗表演、星空电影节等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7天累计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打卡游玩,实现经营收入5万元,直接带动村居就业50余人,为军屯村发展注入新活力。2025年五一期间,项目接待游客1.1万人次,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额增长30%,新增20个就业岗位。
“过去卖石头,如今卖风景;过去矿坑是伤疤,如今是聚宝盆。”村民的话让大家深刻体会到“生态产业化”的魔力。

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夜晚的矿野部落特别美,闪烁的灯光,恰似工业遗址与现代文明对话的星火,照亮了资源枯竭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同行的作家们也表示,要讲好军屯故事,为“军屯民俗文化风情村”建设注入文学力量。
离主城区不过十五分钟的车程,周末,如果你也想逃离城市的热浪,不妨来军屯——白天在矿坑里听瀑布,傍晚在草原上等落日,夜里在星空下支一顶帐篷。
那么美,那么近,周末来军屯。只需一脚油门,就能把整座山的清凉装进心里。
(文/张春玲 图/赵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