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存行李,全天只收费5元,还赠送一瓶冰水。于是,游客纷纷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强推”“硬推”“按头推”,还有游客分享“被苏州感动的一天”。进而,在网络平台流量加持下,苏州北寺塔旁这个小小的行李寄存点,突然成了网红,并出现在了众多游客赴苏游玩的旅游攻略上。
众网友店门口晒冰水
刘连美没想到,随手送出的一瓶冰水,居然成了游客到他家店门口打卡的标配,还成了他家小店走红网络的“流量密码”。
苏州一个行李寄存点被众多游客推荐。网络社交平台截屏
“我凌晨5点到,叔叔就已经开门,说每天晚上10点关门,行李5元一件真的是良心到家了,送我一瓶矿泉水,还送了我两根棒棒糖,叔叔还让我免费留了移动电源在那里充,怪不好意思的。”这是网友“软萌”在小红书发的帖子,头图是一瓶冰镇饮用水。
“放完行李后看店的叔叔送了瓶水,真的很好。”这是网友“夏天”的留言,头图也是一瓶冰镇饮用水。
“在这么炎热的天气拖着行李看到行李寄存那一刻的救赎谁懂?所有行李只要5元钱,叔叔阿姨还给了我瓶水。”这是网友“54”在小红书的帖子,头图同样是一瓶冰镇饮用水。
“这家店的老板特别好,会给你推荐苏州好吃好玩的地方,还送了一瓶水。”这是网友“西瓜不下饭”的帖子,头图又是一瓶冰镇饮用水。
游客口中的“叔叔”和“老板”,就是刘连美,很多人习惯叫他大刘。他随手送出的一瓶瓶冰镇饮用水,连日来居然成了越来越多游客的打卡标配,而打卡的背景,是他和妻子安艳所开的名叫“忆江南”的行李寄存点。
小服务连老外都推荐
“忆江南”在北寺塔旁,是家老店。店老板刘连美和安艳来自安徽阜阳,已在苏州打拼三十多年了。
每天5元成了忆江南的引流招牌。实习生 顾倩/摄
“我们家以前做旅行社生意,后来旅行社不开了,改为便利店,但寄存行李的服务也延续了下来,已经有十多年了,最近两三年突然火了起来,发现是有游客在网上自发帮我们推荐。”在网上“火”起来后,店里变得更忙,刘连美的儿子刘佺在工作之余,也会搭把手,在网络平台上做服务和沟通。
游客寄存的行李。实习生 何天蓉/摄
这两年寄存点为何会“火”?刘佺认为有几方面原因。“我们靠近北寺塔地铁站,离热门景区近,交通比较方便。5元的寄存费是比较便宜的了,最近还送饮用水,实际上费用更低。游客普遍体验好,口口相传,加上在网络平台推荐后,来寄存的人就更多了。”刘佺发现,他家的寄存点还出现在了不少游客的旅游攻略上。据他估算,寄存点日常一天的寄存量在上百件,双休日日均近两百件,节假日则更多。
“我还有一些海外的朋友,他们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也会帮我向身边的朋友宣传。”说到寄存点的走红,刘连美不无骄傲。还有一些来自国外的游客,在寄存好行李后,会主动和他合影。
小店带起了“服务集群”
“在小红书上刷到后过来的,就在地铁口很方便。”7月27日,在“忆江南”寄存点,游客曹女士慕名而来。她将行李交给刘连美后,刘连美取出一对行李牌,一个挂在行李上,一个交给曹女士。曹女士可凭行李牌领取行李。
“忆江南”正处在北寺塔地铁站4号口出口旁,只见从地铁口出来的游客中,有不少就带着行李箱。而行李寄存服务,如今在“忆江南”周边已随处可见。在地铁出站闸机旁,就有一个寄存柜,小柜2元/小时、20元/全天,中柜和大柜费用更高一些。
不少小店跟着推出了寄存服务。实习生 顾倩/摄
同时记者注意到,在西北街沿线,同“忆江南”模式相同、收费相近的寄存点还有不少,大多为杂货店等,开通寄存服务后,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还发挥着为门店引流的作用。与此同时,根据游客需求,还有门店推出了电动自行车租赁等服务。(苏报融媒记者 叶永春 实习生 顾倩 李瑷卉 汤延 何天蓉/文)
编辑:钱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