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在广东省东南部韩江下游潮汕平原北缘。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著名侨乡。

一、潮州历史
潮州,在汉代是揭阳县地。东晋咸和六年(331)置海阳县。义熙九年(413)升义安郡,治海阳县。梁兼置东扬州,后改称瀛州。陈废州,复称义安郡。

隋开皇十年(590)罢郡,改海阳县为义安县。翌年置潮州。因其地濒临大海,潮水往复,故名。大业三年(607)废州复设义安郡,县又称海阳。唐武德四年(621)又复潮州,天宝元年(742)改称潮阳郡,乾元元年(758)再复潮州。

清代潮州府
元至元十六年(1279)称潮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为潮州府。民国三年(1914)废府,改海阳县为潮安县。1953年析潮安县,城关置潮州市,1959年潮州市并入潮安县,1979年复设潮州市。1983年潮安县排入潮州市。

二、地形与气候
潮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汇处,濒临南海,位于广东最东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广东的“东大门”。

潮州市地处粤东山地与潮汕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山脉有粤闽交界的嶂宏山脉和潮梅交界凤凰山脉。

潮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为1714.4毫米,受地形地势影响,全市各地年雨量差异较大。

三、经济与旅游
潮州陶瓷、木雕、石刻、金银饰品为传统产品,抽纱、潮绣亦称驰名。今以轻工、工艺品、旅游业为主,工业有陶瓷、电子、机电、机械、刺统、皮塑、制药、食品、纺组等。

潮州陶瓷工业发达,尤以工艺美术陶瓷著名,有“南国瓷乡”的称誉交通便利,汕凤池樟公路在此交会,通闽南、汕头等地,水路韩江下达汕头与沿海航线相接。

潮州名胜古迹众多,有湘子桥、开元寺、韩文公祠、凤凰塔、葫芦山等。

潮州市海域533平方千米,海(岛)岸线长136千米 ,其中饶平县是潮州市唯一海洋县,有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潮州港。
(图片来自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