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涛之下
■于纯浩
向下,如同坠入深渊。戴着潜水面罩的一级军士长陈翔,能够清晰地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声。冰凉的海水隔着潜水服刺激着肌肤,胸口的挤压感也越来越明显。
阳光在水下10米深处便已暗淡,到了20米以下只剩无尽的靛蓝色。陈翔听说,这种靛蓝色来自红光被海水吸收后的残留光谱。向上望去,残余的光晕在水中像是一块被墨浸透的绒布。
抵达目标深度,陈翔望向身后第一次下水执行任务的上等兵张俊,示意他通过吞咽动作来调节压力,而他自己则潜至更深处,对待救船舶尾轴的绞缠情况进行勘验。
突然,一张破碎的渔网缠住了张俊的脚踝,气泡从他面罩边缘急促地涌出。几乎在同一时间,一直关注着同伴情况的陈翔迅速游了过来。两束探照灯光在水中交汇,陈翔看到张俊的喉结正在剧烈滚动——他明显陷入了极度的恐慌。陈翔俯身从腰间摸出潜水刀,同时开始做深呼吸的示范:胸腔先扩张开来,再匀速收缩。很快,张俊面罩内的气泡上升速度变平稳了。
27年的潜水作业,让陈翔学会了如何直面寒冷、黑暗、孤独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他左手紧紧牵着张俊的手腕,右手则开始有节奏地切割渔网。随着最后一缕网丝脱离,张俊紧随陈翔继续下潜。
沿着光束望去,张俊发现一根缆绳紧紧缠在螺旋桨叶片与传动轴之间。两人对视一眼,陈翔探身过去,用刀背顺着金属缝隙一点点撬动。直至缆绳完全露出时,他将刀刃揳入缝隙进行切割。一旁的张俊则不时调整螺旋桨固定架的角度,方便切割作业。
直到确保没有缆绳纤维残留后,陈翔才扯动信号绳请示出水。渐渐地,他们头顶出现了一片模糊的光亮。陈翔下意识攥紧拳头,因深水压力导致发僵的关节,此刻如同注入润滑油般灵活舒畅。
踏上甲板,摘下面罩的瞬间,咸涩的海风迎面扑来。向西望去,晚霞如熔金般穿透云层,在海面洒下最后的光辉。
海风掠过,吹落潜水服上未干的水珠。陈翔与张俊相视一笑,目光重新投向无垠的海面——浪接着浪,蓝映着蓝,而那片深邃的蔚蓝之下,正是他们冲锋的战场。
(本文刊于2025年7月28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
编辑:韩佳明
主编:张诗梦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