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9
拉巴特作为摩洛哥的首都,有不少令摩洛哥人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
哈桑塔是摩洛哥民族历史的象征,它始建于1196年,由当时的阿尔默哈德王朝苏丹曼苏尔下令建造,他雄心勃勃,试图建造北非最大的清真寺,但工程没完工,曼苏尔苏丹就去世了,原计划312根石柱,只竖立了217根石柱,设计88米高的宣礼塔只建到44米高。继任者受财力所限,停止了施工,清真寺成为未完工的作品。
1755年发生的一场大地震波及拉巴特,未完工的清真寺损毁严重,成为废墟,唯有未完工的半截宣礼塔醒目地矗立在那儿。
1956年,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宣布国家独立,残存的半截塔成为象征摩洛哥国家独立的纪念碑。
默罕默德五世于1961年去世,哈桑二世继位后,在废墟上兴建默罕默德五世陵寝,同时清理修缮清真寺废墟。现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残垣、断柱和半截塔就是12世纪清真寺的废墟遗址,半截塔被称为“哈桑塔”,整个废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默罕默德五世陵墓的外立面是白色大理石,屋顶是绿色琉璃瓦。陵墓的中央大厅安放着默罕默德五世的灵柩,两侧分别为其子哈桑二世和弟弟阿卜杜拉亲王的灵柩。游客可上二楼的围廊俯瞰大厅的灵柩。
陵墓的大门,有皇家警卫骑马站岗,陵墓的四门、大厅的四角都有皇家警卫站岗,庄重肃穆,凸显陵墓的高贵与神圣。
拉巴特皇宫由阿拉维王朝兴建于1785年 ,后多次扩建和修缮,占地面积45公顷,是我们所见到的最大的摩洛哥皇宫建筑群。
拉巴特皇宫有围墙与外界分开,设立多个出入口,但只有一个大门对游客开放。我们在皇宫接待室登记,说明来意,获批后,进入皇宫区域。
皇宫区域的主要建筑是亚德皇宫、麦克苏尔皇家清真寺、家臣办公楼、广场、喷水池、花园等,白色的墙体、绿色的屋顶,黄铜雕花拱门,是典型的阿拉伯式宫殿群。
亚德皇宫是现任国王的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国事重地,游客无法入内参观,清真寺可能是皇家专用祷告场所,也不对外开放。我们只能在外围拍照留影。
舍拉废墟为舍拉古城和摩洛哥梅里尼德王朝(又称马林王朝)时期的皇家陵寝遗址,1980年被列为摩洛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2012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舍拉废墟遗址在历史上曾经是腓尼基、迦太基的贸易点,后来被古罗马征服,发展成一座城市,与沃吕比利斯古城齐名,公元五世纪起荒废。到了公元十二世纪,梅里尼德王朝定都拉巴特,于1339年在古城遗址上兴建皇陵,安葬皇室人员。
1775年的大地震使舍拉彻底夷为废墟,但我们仍能在遗址上看到古罗马时期的凯旋门、元老院、论坛、法院、公共浴池等建筑,还有梅里尼德王朝时期修建的围墙、清真寺、宣礼塔、陵墓等建筑。身在佘拉废墟,你仿佛穿越于古罗马与中世纪,两个不同时代压缩在同一个空间。
今天结束了摩洛哥的行程,本来计划是20日上午8点飞往突尼斯,因航班被取消,我们只能改签至20日凌晨1点的航班,游览完拉巴特,从拉巴特前往卡萨布兰卡国际机场。
一晚上未能睡觉。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与哈桑塔景区大门。
骑马卫兵。
哈桑塔远眺。
哈桑塔的设计师是JabiribnAflah,他同时是西班牙塞维利亚吉拉尔达塔的设计师,这两塔被称为姐妹塔。
哈桑塔的建筑材料是红砂岩石料。
哈桑塔入口大门。
哈桑塔与清真寺遗址。
哈桑塔与清真寺遗址。
原清真寺仅残留损毁的石柱。
清真寺残垣。
清真寺遗址新建的喷水池。
清真寺阿拉伯书法与阿拉伯纹石刻。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
陵墓卫兵。
陵墓拱形走廊。
陵墓穹顶。
陵墓卫兵。
安放灵柩的陵墓大厅。
穆罕默德五世灵柩。
拉巴特皇宫城门。
拉巴特皇宫办公楼。
家臣办公地。
拉巴特皇宫清真寺。
清真寺柱廊。
清真寺大门。
拉巴特皇宫喷水池。
拉巴特皇宫大炮。
拉巴特皇宫国王宫殿远眺。
拉巴特皇宫国王宫殿大门。
拉巴特皇宫林荫道。
佘拉废墟遗址大门。
古罗马时期的废墟。
古罗马时期的祭坛所在位置。
古罗马时期的毛里塔尼亚神庙废墟。
古罗马时期商业街遗址。
古罗马时期公共澡堂。
梅里尼德王朝时期的皇家陵寝遗址。
天泉之门。
皇家陵寝清真寺。
清真寺的祈祷室遗址。
苏丹阿布·哈桑陵墓建筑。
苏丹阿布·哈桑墓地。
苏丹阿布·哈桑的母亲和妻子的墓地。
佘拉废墟现在已成为鹳的家。
正在建设中的穆罕默德六世塔,将是非洲大地最高建筑。
拉巴特现代建筑。
拉巴特现代化交通设施。
拉巴特街景。

拉巴特-卡萨布兰卡国际机场行程路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