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路中医院的前厅忙忙碌碌,后院却别有一番天地。
春晖堂杨宅背靠迷茫天色,笼罩在朦胧的烟雨里,浸润在空明的积水中;黛青的瓦层层铺排,像鱼鳞一般细密。透过雕花朱窗,几点暖黄如星火,花灯的柔光在暗室流淌,历史与古籍也随之苏醒。
“良相何在申府半街看盛衰,名医几多吴门一叶颂古今。”万历首辅申时行的故宅,如今成了苏州中医药博物馆。
四百米见方的展厅,娓娓道来吴门医派的千年传承。
《黄帝内经》的呼吸穿透三千年烟云,金元四家的智慧凝为吴地晨雾,温病学派自蠹痕书卷破茧而生。叶天士的铜像似还沾着苦香,不知看了多少诊、挑了多少灯。雷允上老药铺的柜台布置如旧,展现昔时药局的风貌。干药材装裱在白墙上,一枝一叶皆是江南水土的灵魄。针灸腧穴铜人立于中央,白铜外科器械泛着冷光。
春晖堂封存的不仅是医典药具,还有温和恭谨的医魂,永续流转在青石黛瓦间。
博物馆一侧有饴德堂,堂前有半亭曲廊,也有给孩童的镂空立牌。作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多批次中小学生来馆参观。中医药文化古老却不陈旧,在传承中一次次焕发新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